“菏泽最美科技工作者”光荣榜
于清泉,现任市水产首席专家、市水产学会秘书长,先后荣获菏泽市优秀科技工作者、菏泽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农牧渔业丰收奖1等奖、海洋与渔业科学技术奖3等奖、市科技进步奖2等奖等荣誉称号和奖项。
于清泉大力进行渔业科普活动和科普作品创作,以提高渔民科学素质、技术水平和生产技能,促进渔业发展。在积极进行渔业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创新的基础上,于清泉独自或主编11部渔业科普作品(书籍),同时编写了大量的渔业培训教材,对广大渔民起到了较好的渔业科普和技术指导作用,从而促进渔业科技的转化和渔业的发展。
于清泉还潜心研究莲藕栽培与藕田经济水产品养殖30多年,是我省最早、国内较早系统全面研究莲藕栽培与套养技术的渔技人员,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讲述莲藕栽培与藕田套养技术专著,共总结编写出6部莲藕生产与套养的技术专著,成为国内出版此类专著最多的水产技术人员,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
30多年来,于清泉长期坚持深入水产生产第一线,经常进场入户,到池塘边、藕田、稻田旁等,送科技下乡,为群众提供技术、信息服务,把农业技术真正送到农民身边。
史留聚,现任鄄城县第二人民医院执行理事、院长、副主任医师,先后担任山东省消化医学会会员、山东省老年病医学会会员,“菏泽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在临床工作中,史留聚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专业技术,竭尽全力帮助患者战胜病魔;在临床教学工作中,他认真耐心,严格执行临床操作规程,培养住院临床医生。工作中注重积累工作经验,发表了《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等多篇论文。他热心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每年到对口帮扶卫生院坐诊60余次,双向转诊患者100余例,开展“科技进社区”义诊活动48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48次,义诊活动受益群众5000余人次。
2月9日,史留聚作为山东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投入到武汉汉阳国博方舱医院抗疫第一线,并被任命为援鄂医疗队第十医疗组组长。作为医疗组组长,他经常同年轻队员谈心谈话,为他们减压鼓气,并时时督促他们加强防护。经过努力,史留聚所在的方舱医院做到了“舱内零感染、出舱零复发”的治疗效果,圆满完成救治任务。因工作突出,史留聚被授予“方舱医疗之星”荣誉称号。
兰素萍,现任曹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三病区护士长,是曹县唯一一名国际造口治疗师,于2017年开设了伤口造口门诊,负责对曹县人民医院全院伤口造口患者进行会诊及换药治疗。这一创新性举措,有效缩短了难愈性伤口愈合的时间,大大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医者仁心。为进一步提升医护人员服务患者的能力,兰素萍时常对科室护理人员实施分层级培训,教育护理人员加强责任心,改善服务态度,密切医护配合。她积极组织护理查房、护理会诊,定期召开公休座谈会,不断改进护理工作,先后获得了医院年度评比护理质量考核奖、优秀回访科室等众多奖项。工作期间,兰素萍还积极进行科研探索,先后发表论文《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心功能的影响》《心血管介入手术后老年患者的护理分析》等。抗疫关键时刻,兰素萍第一时间写下了请战书,请缨出战。在援战武汉一线,她立下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铮铮誓言。因表现突出,兰素萍被国家卫健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
刘统青,成武县中医医院内二科副主任医师,成武县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刘统青常说,治病救人是他当医生的初心,把人民群众放在心里,用自己所学为人民造福,是他的使命担当。他认真学习研究最新科技知识和技术进展,先后开展了胃镜下支架置入与取出术、经胃镜食管狭窄扩张术、胃镜肠镜下息肉切除术,经内镜食管胃内异物取出术。在省级和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4篇,参与编著《临床常见病诊疗学》1部,参与《丹红注射液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研究》市级科研成果1项。
他参与各项公益性医疗义诊活动500余次,到镇村卫生院坐诊200余次,帮助基层医院提高技术;参与卫健委对卫生室质量检查,为改善乡镇及农村等基层医疗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义无反顾、勇敢逆行,前往山东省对口支援城市湖北省黄冈市参与疫情防控患者救治工作,为挽救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刘统青说,未来,他一定会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
上一篇:关于表扬宣传“菏泽最美科技工作者”的通报
下一篇:不负韶华 勇立潮头 争当科技创新发展的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