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菏泽日报 -- 版次:[新闻●广告]

政法扶贫工作队 实事办了一箩筐

“姚队长,是不是要重新修下水道了?俺的墙头碍事的话,吱一声,俺马上扒掉。”日前,记者随巨野县委政法委驻太平镇寇楼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姚海洋采访时,刚到村口,一位村民迎上来说。几年前,村里电改要埋电线杆,个别村民因占自家的一块地方,说啥也不行。姚海洋告诉记者,贫困村里百事哀,群众脱了贫,致了富,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也没人在乎了。

寇楼村人口不足600人 ,注册脱贫享受政策贫困户就有31户、68人。村子不大杂事多,村级班子软弱,群众有点矛盾就打市长热线电话。

2017年,巨野县委政法委驻村扶贫工作队入驻寇楼村。工作队完善村内基础设施,改善群众生活,美村容、兴产业、强班子,三年多的时间,寇楼村从外在的村容村貌,到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美村容

扶贫工作队进驻寇楼村第一件事就是打通村周围的“竹节沟”。2017年夏天,天降暴雨。由于村周围原来的排水沟被群众填埋,村里村外积水严重,村民出村蹚水走,天一放晴,积水升温,烫死了不少庄稼。工作队的同志们一大早就扛着铁锨去挖沟,党员干部看到后,也纷纷赶来挖沟排水。

根据村情办实事。三年间,巨野县委政法委驻村扶贫工作队为寇楼村规划修建村内排水系统,争取水务部门小农水基本建设资金30万元,新修4座石桥,6米涵管5座,4米涵管一座,清挖沟渠1800米,5个桥面全部用混凝土硬化,3座石桥两侧修建排水沟,彻底解决村西积水问题,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驻村工作队积极协调帮助寇楼村安装变压器1台;改造危房2户,确保贫困户住进安全房;协调多方力量解决了村委办公室旁“垃圾山”和垃圾围村问题;结合镇村解决村四周养殖户畜禽粪便污染问题。寇楼村的贫困群众生活有了很大改观,乡村环境卫生整治初见成效,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兴产业

寇楼村经济基础薄弱,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没有集体经济积累。村内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下的村民大多年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差,传统守旧思想严重。

针对这一情况,工作队帮助村里搞好“一村一品”产业扶贫,发展蔬菜大棚,积极扶持畜禽养殖业,引导和指导畜禽养殖户兴建沼气池,走综合利用的路子。工作队带领本村种植户去龙固西村参观学习,发展高产出、高收益的食用菌品种。为贫困户积极争取公共设施维护、保洁保绿、扶贫联络员等公益性岗位,通过综合施策,推动贫困群众实现“一人务工、全家脱贫”。

目前,村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资助实现全覆盖;在落实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政策基础上,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施医疗商业补充保险政策。

强班子

三年来,巨野县委政法委驻村扶贫工作队以建强组织,提升水平为目标,加强寇楼村党组织建设。

刚驻村时,工作队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到,寇楼村在上世纪90年代,发生了一件因为发展党员到市组织部上访事件。此后,历届支部畏难情绪严重,村内宗族势力复杂,一直没有发展新党员。为此,工作队通过和支委谈心统一思想,组织在家党员开会。利用广播向全村公布此次发展新党员的条件、要求、意义并以公告的方式在村委门口予以文字公示。随后召集全体党员开会,按照民主推荐结果向上级党组织推荐。去年以来,工作队帮助村里发展年轻预备党员一人,培养年轻入党积极分子7人,结束了该村20余年不发展新党员的历史。同时,工作队还结合村“两委”处理调解矛盾纠纷15起,提高了寇楼村治理水平。三年间,巨野县委政法委驻村扶贫工作队为寇楼村办好事、实事100余件,受到干群的一致称赞。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对我们工作队来说,帮扶村、贫困户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需要我们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巨野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惠彦超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通讯员 谢新华 端木莉 记者 苏成华


上一篇:我市“美丽庭院”创建工作推进会召开
下一篇:抓紧抓实抓细人口普查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