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逐梦前行
记得念高中的时候,语文课本上有一个单元,主题叫作“底层人物的光芒”。教材所选发的文章都是聚焦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们在城市的边缘艰难地生存着,就像是一粒粒烟火中的尘埃。但他们却并没有被霓虹的迷幻与斑斓所侵占,他们的身上有晨曦的清澈,也有黑夜的温存。他们质朴、温和而善良,或许命途多舛,却依旧认真、虔诚而饱含热爱地生活着。
如果国家是一棵树,他们就是靠近大地的叶子,也因此,他们也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关注着。比如《悯农》《卖炭翁》《江上渔者》等,它们像是组成了一个泪滴形状的星座,熠熠地闪耀在中国文化的星空之中。
身为写作者,虽然资历尚浅,但在生活实践中,我也渐渐有了一种历史性的使命的觉 醒。“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这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也应当是我们写作的主线之一。我愿意成为底层人民的喉舌,行走于尘土飞扬的人间,在纷繁的喧闹声中,为人民发出属于他们的声音。让渺小的星火聚成星光,也让掩盖于尘埃中的美学被重新开光。
所以,我写街边卖炒货的老人,写雨天路上的清洁工,写蹬着三轮车养家糊口的父亲,写支援抗疫的英雄的父母,写地摊一角的手艺人、非遗传承人……写他们被生活所论证的火热的心跳,写他们穿越风雨后在彩虹下获得洗礼的灵魂。
如果把生活也比作地球,我们大部分人是处在日夜均分的地带,而他们则是处在黑夜极其漫长,甚至是极夜的地带,而由此,他们所探索、进化出的生存智慧以及打磨出的人性光辉,是文学中一抹不可忽略的光,也是这个时代的太阳光谱中意义深远的一条色带。从他们的身上,我们能看到这个时代的一个侧面,看到这个时代最丰富的生命体验以及最深切的真实。
今年在旅游的时候,在一家自助烧烤店里,可能因为我们是唯一的客人吧,女老板提着一瓶啤酒走了过来,坐下来陪着我们聊天。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他们在家熬了很久终于能复工了,但是客流量却陡转直下,虽然是旅游的旺季,却只到往年的四分之一的水平。所以,他们白天要出去迎游客,晚上再回来开烧烤店,但即使这样,也是入不敷出,因为她家里还有一个卧病在床的婆婆。记得当时,她迎着路边的灯光,举着酒瓶自斟自饮,微汗的脸上满是说不清的落寞与忧愁,却又有着隐隐的倔强与坚韧。而这个侧影,深深地触动了我。
因此,我愿意将我一生蓄积的墨水向他们倾泻,去勾勒这些百态人生的轮廓,去描绘人们心底的真情与博大的爱,将小人物的命运浮沉用文字作为琥珀封存起来,让时光去寻找真相,印证所谓的结局与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过,“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当我举起右手进行入党宣誓的时候,我的眼中突然有些湿润,握惯了笔杆的手,此刻仿佛握着一股神圣、光荣而深沉的力量,竟有一些颤抖,于是我不禁攥得更紧了。
上一篇:打造一流的冷链物流仓储交易中心
下一篇:我的入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