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菏泽日报 -- 版次:[新闻●广告]

退役军人返乡创业造福乡里

“我要永葆军人本色,把企业做好做强的同时,带领家乡人共奔小康。”在我市首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上,东明县退役军人李胜雷难掩激动地说……

2005年,李胜雷入伍,在部队他入了党,2013年退役后他辗转北京、深圳等城市寻找商机,想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业之路。

2015年底,李胜雷在新闻联播上了解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发布。当晚,李胜雷彻夜难眠,他反复思考后终于清楚认识到,“自己的创业之路,不在他乡而在故乡。”随即决定响应国家号召,回家乡去,发展农业。

2016年,李胜雷在东明县政府的支持下,流转沙窝镇郭黄寨行政村土地4300亩,创办了菏泽舜耕富民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现代农业。该村地处黄河滩区,村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普遍存在增产不增收的问题,想致富发家可谓难上加难。

“我来自农村,了解农村,与农业、农民有着分不开的情感。”李胜雷介绍,公司以每亩1200元的价格从当地村民手中流转土地,着力发展水产养殖、莲藕种植、藜麦种植、红薯育苗等高收益农业项目,不仅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快速融合发展,还能让农村流失的年轻劳动力回归。“用现代农业发展思想,打破原来‘旱涝靠天’的禁锢,一定能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李胜雷如是说。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李胜雷与另外2名党员退役军人,在公司建起了党支部。作为公司党支部书记,李胜雷充分调动党员积极性,把有能力、懂农业、会管理的退役军人充实进公司管理层,让党的政策更贴近群众。

为了继续发扬军人听党话、跟党走、能担当,能吃苦的精神。2019年5月,为打破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瓶颈,打通退役军人就业的“难点堵点”,东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与李胜雷结合共同创办了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把有创业愿望、愿意学习农业技术的退役军人安排进公司学习实践,已培训了25人。

在东明县,不忘初心,永葆军人本色的不只有李胜雷,还有一支由56名退役军人组成的军训大队。大队长名叫游伟忠,1994年参加高考后参军,历任战士、排长、连长等职。

“我在部队是基层指战员,大部分时间是与战士们在摸爬滚打中度过的。”谈及成立军训大队的初衷,游伟忠打开了话匣子。

2017年退役前,游伟忠面临2个选择:安置工作或自主择业。为了减轻政府安置压力,他坚定地选择了自主择业,并决心回家乡创业。

回到家乡后,经过市场调查,游伟忠发现了“亮点”,东明县部分中小学、企业单位有军事拓展训练的需求。随即,游伟忠萌生了把战友组织起来成立军训大队的想法。他说,身边一部分退役军人不仅年轻,还具有很好的军事素质,符合成立军训大队的需要。

为了发挥自身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让退役军人找到存在感。2019年,游伟忠和战友一起创办了君兰拓展训练有限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公司创办之初,游伟忠来到了东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向该局就业创业科请求帮助。向工作人员说明来意后,得到了该局领导班子的肯定和支持。

“缺教官,工作人员帮着找退役军人花名册,逐个打电话联系确认意向。”游伟忠说,在东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帮助下,现场签约教官56名。

游伟忠作为东明县退役军人创业代表,同样参加了我市首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他说,大赛不仅为退役军人建起了互相学习,互相合作的创业平台,使公司的发展迈上了新台阶,这一切都要感谢咱退役军人的“娘家人”。

东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申国兴表示,东明县按照鼓励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助推区域经济发展为思路。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先后建起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基地5处,涵盖特色种植、养殖、加工等多种产业,并吸纳8家企业入驻基地,具备了就业、创业、培训和服务等多种功能。今后,还将继续为广大退役军人搭建就业创业平台,让他们成为东明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通讯员 李静怡 记者 孙 涛


上一篇:乡村夜话话教育
下一篇:残保金调整为分档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