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菏泽日报 -- 版次:[新闻●广告]

一片楸树林 盘活村经济

7月3日,记者走进牡丹区小留镇康庄村,不禁被眼前一片片俊秀挺拔的楸树林所吸引,棵棵楸树横成排、竖成列,长势喜人。

“楸树的用途十分广泛,可用作防护林、景观绿化等,能够替代法桐、杂交杨等传统行道树,并且楸树还具有药用价值和较高的经济效益。”今年60岁的鲁德秀是楸树林的负责人,他所在的山东笨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小留镇流转了千亩土地,用于楸树等优良树种的储备和繁育工作。

“楸树按树的直径定价出售,按目前的市场行情,一般3公分的楸树价格能卖到20元左右,5公分的35元左右,10公分的达到160元左右,一亩楸树至少收入在6000元以上。”鲁德秀指了指地里的楸树说,黄土地里种出的楸树真正成了村民的“发财树”。

小留镇是牡丹区传统农业大镇,如何调整种植结构,将闲置土地变成村民致富的宝地,镇党委班子动足了脑筋。2018年,小留镇通过整合闲置的土地,流转给农业企业,既解决了闲散劳动力的务工问题,又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稳固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

“村民与公司签订合同,我们负责技术指导和无偿提供楸树树苗,政府保证楸树生产用地和植树用工,成材后由我们进行订单式收购,村民完全不用担心资金和收益风险问题。”鲁德秀告诉记者,为了让村民赚到更可观的经济收入,康庄村以及后刘庄村500亩的楸树林,其中200亩无偿反包给村民林下种植楸树,成熟后按照统一价格交给公司,销量和价格都有保障。

“以前地里种植的是传统作物,经济效益不太好,现在种上楸树,一棵可以卖到30元左右,一亩地的利润能达到6000元。”康庄村村民邢盼菊是村里的贫困户,因年纪大只能在家务工,为提高经济收入,自己也种植了两亩楸树。

邢盼菊给记者算了笔账,除去种植楸树获得收入外,她一亩地每年可以得到租金1050元,还可以就地打工,一天60元,一年收入将近两万元。

“楸树产业的发展把村里的闲置土地都盘活了,为村里的发展也带来了活力。”康庄村党支部书记刘保林说,随着楸树的生长,楸树孵化基地里的活儿也越来越多,经常雇用周边的村民来除草、打药、浇水,最多时能雇200多人,这些人以妇女、老人为主,楸树种植让他们不出村就可以赚钱。 记者 李若生


上一篇:“脱贫”黄桃丰收
下一篇:直播带货火了“观赏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