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菏泽日报 -- 版次:[新闻●广告]

清康熙初年,江西建昌府新城(今永修县)人杨日升进京应试,

陆圈镇裕州屯位于东明县城东5公里,菏东公路北侧,距新石铁路3公里,陆圈镇2公里。

该村历史悠久,始建于战国初期。因古县境内有漆水(也称漆河)而史称“漆园”,是战国中期庄子为吏处。至明初,这里居住的村民主要有于、周两大姓,他们就将“漆园”改称为“于周屯”,后为图村名吉利,就把“于”字改成了“裕”字,遂演化成为现在的“裕州屯”。

裕州屯村文化灿烂。村内有庄子观、庄子为吏处、漆园遗址、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所刻纪念庄子在此为吏的“登云桥”石刻,咸丰元年(1851年)所刻的重修庄子观感德碑等。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东明县》记载:“漆园城,址在县东十里裕州屯南,即庄叟为吏之故地也,原有逍遥园。”旧时为东明十二景之一。后人为纪念庄子曾在此为吏,修建了庄子观,史称南观;东明县城东北10公里庄寨村的庄子观,系为庄子隐退、著述、终老、墓葬及后裔居住之地而修建,因其方位在裕州屯北,故称北观,两观相距不足10公里。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东明县志》记载:“庄子观在县东十里裕州屯南,久废。清知县杨日升查出有地三十六亩,归北观供祭。康熙五十年生员岳克昌募众重建,春秋致祭。清知县王积隆命原地仍归本观,以供香火,北观祭典官办。”这里提及的知县杨日升,民间还流传有一段庄周点化过他的传说。

清康熙初年,江西建昌府新城(今永修县)人杨日升进京应试,睹题后,一时心绪不定,思路不畅,急得满头大汗,恍惚间一位银须老人飘然而至,俯身向他略一指点,杨日升茅塞顿开,忙问老者何方人氏?答曰:吾乃东明城东北18里庄堌堆人也。说完飘然而逝。随后,杨日升妙笔生花,文章一气呵成,中了进士。不久,杨日升受任东明县令。履任后,一日中午小憩,小童献茶刚退,听到有人吩咐:“将买来的那包茶叶装起来!”一个“装”字,使正迷迷糊糊的杨日升忽然想起“庄公”。便命人备轿,去城东北寻找庄堌堆。人役行走到城东裕州屯村附近,果见一土堌堆,且有“逍遥园”遗址碑石,遂命重修“逍遥园”,重建庄子观。建成后,广阔36亩,“瓦砾有辉煌之色,草木生敷贵之容”。

1981年,在庄子为吏处的漆园遗址,发掘出土了清乾隆年间的“登云桥石刻”,其“登云桥石拱”则系明代重建南华观时的遗物。有关“登云桥”的传说,流传则更为久远。

战国时期,庄子在漆园为吏时,深受乡人敬重。他仙逝后,当地民众为缅怀他,便在漆水上修建一座“桥”,取名“登云桥”,意思是祝愿庄子一路走好,直通天道。清代,南庄子观经两次重建,并命原庄子观36亩地仍归本观,以供香火。咸丰六年(1856年),东明县知事邹培经,在捐廉重修庄子观时,还为康熙年间建观的知县王积隆建立了王公祠。

1995年11月,漆园遗址发掘出咸丰元年(1851年)“万民感恩钦加五品衔知东明县事邹公士民戴德碑”,碑文有:“前有仙吏,后有王公,谁堪比美,福山之风”;碑背有“批准照旧章蠲免三地方(指王官屯、赵官营、裕州屯)差徭以修庄子观而垂永久”等字样。表明历史上重修庄子观建筑,重振庄子观香火的举动影响深远。 市委党史研究院 供稿


上一篇:勤政亲民受乾隆褒奖
下一篇:宋家大院的革命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