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菏泽日报 -- 版次:[新闻●广告]

媒体聚焦菏泽 感知小康步伐

农村电商从“抢先一步”到“技高一筹”

曹县大集镇孙庄村连续六年被阿里巴巴集团授予“中国淘宝村”,760多户家庭中有560多户开有淘宝网店,线上销售和线下加工1800余人,成立了200多家服饰有限公司。2019年该村淘宝演出服饰销售额超过2亿元。村民收入增加,群众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变化,政府工作的群众参与度大大提升。

村党支部书记孙学平向记者介绍,20多年来,孙庄村从传统农业到高效农业,再从高效农业到电商的转变,村党支部想尽千方百计,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融入互联网、利用大数据,探索“互联网+电商脱贫”等新模式,让更多的村民认识电商、了解电商、参与电商,找到了脱贫致富的新门路。

来到孙庄村,采访团记者像走进了一扇新大门,无论采访对象是谁,都能讲述一段自己通过电商奔小康的生动故事。他们与淘宝创业带头人、返乡创业大学生、电商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了解通过电商走向幸福生活的经历,从一个个创业的故事,感受互联网在促进乡村振兴中强大的动力。

村里家家户户都是淘宝人,采访团记者们由衷感叹,菏泽农村电商的发展为全国乡村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村民有钱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村容村貌也有了很大的改观,带动人才回流,正是这些头雁人才的回乡进一步推动了乡村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特色产业描绘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手里拿着一摞摞钱,种植户都笑了。

“发钱了!马利110890元,杨自华82911元……”25日下午,定陶区南城社区茗嘉兴农业合作社办公室内,合作社理事长马化彬正在给承包户发放分红款。

杨自华领到两个月的分红款82900元。当问到怎么能分这么多钱时,她说:“菌包好,出的蘑菇多,如果没有疫情的影响拿得还要多。”

2015年,马化彬牵头成立了茗嘉兴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在马化彬和社区成员的不断努力下,合作社越做越大。帮助贫困户就业、兜底种植户利益。目前,合作社共帮扶了22个村社、536户贫困户脱贫致富,走出了一条产业振兴之路。

大棚内的鸡枞菌破土而出、长势喜人;扶贫车间里挑剪菌菇,一派繁忙。

合作社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社区实际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新路子。合作社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按照“统一引进品种、统一提供菌包、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服务、统一收购销售”的模式经营管理,并坚持食用菌最低保护价收购,确保经营户稳定收益。在合作社发展壮大的同时,积极承担脱贫攻坚社会责任,茗嘉兴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先后承接了南城社区3个扶贫项目的建设运营工作,解决了500余名贫困人口的兜底保障问题,成为当地产业振兴和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载体。

从一位位被采访者喜悦的表情、开心的讲述中,采访团感受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改善了,幸福指数提高了。

据悉,主题采访报道把视角聚焦在“人民眼中的小康”,围绕人民群众切身可及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过深入采访,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我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显著成效。

文/图 记者 张 啸


上一篇:研究生王书昂报名参军记
下一篇:多国专家反对美针对中国的“新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