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菏泽日报 -- 版次:[新闻●广告]

依法履职惠民生 文明创建结硕果

文明之花,盛开在精心浇灌之后。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在连续8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的基础上,高点站位、着眼长远,瞄准创建国家级文明单位目标,集机关之力、聚众人之心、汇全员之智,自加压力、争创一流,推动了文明创建与依法履职双融合、双促进、双提升。

强化政治统领

坚定创建方向

市人大常委会着力强化“市委有号召、人大有行动”的高度自觉,确保了人大工作与市委决策部署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坚持把文明单位创建与全市“双城同创”有机结合,全面落实市委“双城同创”部署要求,常委会领导坚持以上率下、躬亲示范,常态化深入包联网格督导调研;机关认真履行包联责任,坚持合力共建、优势互补,全力打造一流网格,自觉为我市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主动服务发展大局,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督导、包保区域中心城市建设重点项目、联系服务异地菏泽商会等工作,主动为包联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排忧纾困,超额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充分展现人大自觉服务大局的责任担当。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双报到”为契机,推动共驻共建落地生根。积极联系扶贫村、贫困户,选优配强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服务队、“四进”攻坚行动组,帮助联系村新修道路8.8公里、改造危房46处,建设文化广场4处,解决群众难题400多件,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坚持法治护航

筑牢文明基石

德法兼备,方能善治。充分发挥人大主导作用,积极整合立法资源,实现了立法安排与市委决策的紧密衔接,尽力为全市“双城同创”加大有效制度供给。

聚焦生态环境保护、群众生活关切、文明行为养成,认真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城市停车场管理、土壤污染防治、湿地保护管理、养犬管理条例等6项立法项目的预调研,先后颁布实施了文明行为促进、烟花爆竹燃放管理、供热、物业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城乡规划、大气污染防治、煤炭清洁生产使用监督管理、水污染防治等11部地方性法规,以法的强制力助推文明创建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

市人大常委会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深入开展法治机关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使职权、服务改革发展的能力和本领。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常委会党组、机关党委和党支部主要负责同志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机关党员干部人人签订遵纪守法承诺书和文明行为公约,履职尽责、廉洁自律、遵纪守法、文明办事在机关蔚然成风。

注重效能提升

转化创建成果

只有创建与业务互融互通,“文明之花”才会更具生命力。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深入开展文明创建促进依法履职水平提升,以依法履职水平提升检验文明创建实效,真正使文明创建的“软实力”转化为依法履职的“硬功夫”。

综合运用视察、专题调研、执法检查等方式,打好监督“组合拳”,全力为“双城同创”加油助力、增添底气。聚焦环境保护,连续3年听取专项报告,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煤炭清洁生产使用执法检查,持续开展“菏泽环保世纪行”活动,推动生态环境更加宜居;聚焦城市提升,开展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重大交通工程建设专题调研和物业管理执法检查,力促城市精彩蝶变、品质提升;聚焦群众关切,开展食品安全、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听取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报告;并及时跟进疫情防控形势,增加开展传染病防治法执法检查和专题询问,全力为群众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立足“代表机关”定位,深入践行依靠代表、服务代表理念,支持代表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创新开展“后来居上、代表先行”系列活动,激励广大代表主动担当作为,积极立岗建功,在菏泽日报开设专栏宣传推介了111位优秀代表。

积极为代表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创造条件,近三年来,市人大代表共提出建议385件,其中与“双城同创”相关的建议160余件,占比超过40%,凸显人大代表的责任担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发出“疫情防控、代表先行”倡议书,全市1.4万余名代表积极响应号召,把奉献之情汇成大爱,用热血之躯抵挡疫情,以担当之责复工复产,菏泽人大微信公众号累计推介35期、580余名人大代表的典型事迹。

致力强基固本

激发创建活力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基础保障,着力强基固本,提高履职本领,奋力打造务实担当文明一流机关。

牢牢把握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核心任务,扎实推进“红旗高扬”示范党支部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注重党内关怀激励,被评为全市“红旗高扬”品牌创建示范点。


上一篇:陈平参加第22届中国科协年会相关活动
下一篇:有困难,工会帮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