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菏泽日报 -- 版次:[新闻●广告]

对当时我们这些“吃货”来说,秋天是最好的季节,不用说瓜果

儿歌曰:张二黑,燎豆子,燎了地头一溜子。突然刮来一阵风,地上没灰净豆子;突然又来一场雨,燎豆成了泡豆子;七手八脚拣豆子,黄豆成了泥豆子。燎了豆子没吃成,气得二黑鼓肚子。

小时候,一年到头粮食不够吃的,地瓜往往是重头戏。早晨喝地瓜块,中午炒地瓜条,晚上吃地瓜面窝窝头,这地瓜面窝头,刚出锅还柔软劲道些,第二顿就邦邦硬,吃起来喇喉咙,难以下咽。现在,地瓜、粗粮成了孩子们喜欢的稀罕饭,我们这些从“艰难岁月”经历过的人,对此却从来不“感冒”。

童年时光,吃是永不过时的话题,为解口腹之欲,什么都想尝试、什么都想吃。摘槐花、撸榆钱、搓麦子,这些散发着大自然清香的食物,一把塞进口中,就让我们唇齿留香。扑蚂蚱、逮螳螂、抠知了,或火烧,或油炸,也让我们满口生津。割草时,不期而遇的莲莲豆、小香瓜,也是我们就地取材的美味。

记得有一年,父亲在院子里种了几棵半夏,趁其不在家,我和弟弟就扒开周围的土,看到根部结出姜状圆球,就不依不饶地吃起来,结果不一会儿就口吐白沫,呼吸困难,不得不到卫生室就诊,喝了几碗红糖姜水才缓解了症状。医生说,幸亏吃得少,吃多了会危及生命。说真的,那个年代,没有我们不敢吃的东西!

对当时我们这些“吃货”来说,秋天是最好的季节,不用说瓜果梨桃可以吃了,就是下地干活,也能吃到好多东西,比如,燎豆子,烧棒子,焖地瓜……所谓燎豆子,便是在秋收时,寻一块硬地,拢起一长溜干豆叶,放上一捆干豆棵,然后点火来烧,等秧苗、豆荚烧完了,焦黄的豆粒便烧熟了。待火熄去,用衣服扇去浮灰,一地金黄色的燎豆便等着人们去享用了。吃过香喷喷燎豆,人们个个成了黑嘴巴,手指也成了黑灶火棍子。

这些带着大自然清香的食物,这些掺杂着泥土芬芳的回忆,不仅滋养了我们的身体,充实了我们的童年,也丰富了我们的精神和生命。

文/丁明烨 画/王世会


上一篇:郓城唐塔
下一篇:战马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