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菏泽日报 -- 版次:[新闻●广告]

全市先后成立以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为主要办学方向的市级

我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持续加大教育投入。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定不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市教育系统备受激励和鼓舞,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求真务实、锲而不舍的作风,抓质量、促发展,形成了人心思改变,人心思苦干,人心思发展,人心思赶超的浓厚氛围。

2019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达到118.4亿元,比2013年增长65.5%。今年上半年,全市教育部门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总投入达5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1亿元,增长13.6%。其中教育事业费56.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亿元,增长14.2%。教育费附加投入达3.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0万元,增长0.26%。教育保障能力大幅度提高。

实施重点项目,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行走在菏泽大地绿水田野间,最美的是校舍。

我市 “全面改薄”完美收官,不断扩增学前教育资源,打响消除城区学校大班额攻坚战,促进民办教育规范发展。

实施“全面改薄”工程五年来,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共投入资金102.9亿元,建设校舍533.2万平方米,建设运动场837.9万平方米,购置设备19.44亿元,实现了“农村最美的建筑是学校”的目标。

依托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市共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467处,新增学位15.7万个,新增校舍面积199万平方米。省市贫困村幼儿园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农村的孩子也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到普惠性的学前教育服务。

从2015年开始,全市共建设城区中小学432所,建设校舍565.1万平方米。目前,全面消除了66人以上的超大班额,各学段平均班额和大班额比例明显下降。今年,作为“三项清零”任务之一,全市所有56人以上班级将不再存在。

近年来,我市着眼于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中小学信息化建设。2015年以来,全市共投入电化教育资金8.5亿元,新增计算机10万余台,装备多媒体教室3.4万间。其中,2019年装备计算机1万余台,建成多媒体教室1184间,全市中小学全面实现了“校校通”、“班班通”。

坚持统筹推进,不断提高各类教育发展水平

我市不断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跨越发展,民办教育规范发展。

截至目前,全市有注册幼儿园2936处,在园幼儿 36.6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到84.4%。自2011年以来,我市先后实施了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强了幼儿园的管理,不断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和保教水平。重点加强农村幼儿园建设,按照“大村独办、小村联办”原则,形成一个乡镇(街道)建有一所独立设置的公办中心幼儿园、下设若干个幼儿园的农村学前教育服务网络。开展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和无证园专项整治,切实解决城区入公办园难的问题。

2017年,全市各县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实现了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全覆盖,这也是我市在完成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取得又一重大成就,是我市义务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加大控辍保学力度,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失辍学孩子“一人一案”台账,已于2020年6月20日实现建档立卡儿童、残疾儿童、低保困境儿童失辍学清零。积极探索我市集团化办学模式,成立菏泽市第一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实现校际之间优势互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全市先后成立以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为主要办学方向的市级职教集团11个,并成立“菏泽市职业院校发展共同体”,初步形成以服务区域产业为导向,上下贯通、左右联合、校企合作的现代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中职学校中现有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3所、省级示范校4所。毕业生就业质量持续向好,平均就业率93%以上,对口就业率80%以上。今年以来,我市紧抓部省共建职教高地的历史机遇,制定《菏泽市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菏泽市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目前,我市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35所,在校生6.2万人。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进一步提升,“职普比”更加合理。

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管理、扶持力度,对全市各级各类民办学校进行办学条件核查,按照标准班额、生均建设面积、师生比等核定办学规模,引导全市民办学校完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疫情期间,市政府有关部门通过减轻房产租金、减轻税费负担等方式帮助民办学校渡过疫情难关。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今年上半年高中段民办学校建设项目5个,累计投资近2亿元,部分项目已陆续投入使用。现有民办学校1722所,在校生48.7万人,民办教育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激发教师活力

2020年继续采取“1+N”的教师补充方式,目前正组织招聘教师4300余人。

全市教育系统加大教师补充力度,推进乡村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加强教师培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切实提高教师待遇。


上一篇:习近平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
下一篇:陈集镇:下足“绣花”功夫 力促创城工作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