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菏泽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新目标、新任务和新举措,进一步表明中共中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结合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梳理菏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近年来,菏泽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蓝天白云天数持续增加,位居全省前列;三条主要出境河流COD、氨氮年均浓度连续多年稳定达到地表水三类水质标准;广大干部群众也切身感受到了生态环境的明显变化。但是,必须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广大群众喝上干净水、呼吸新鲜空气、吃上放心食品的愿望越来越迫切,环境利益诉求越来越高,对环境污染容忍程度越来越低,环保问题已成为信访的热点和焦点。一旦处理不好,极易引发网络热炒,诱发群体事件,影响社会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如果环境被污染了,生态被破坏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受到威胁,那我们的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最近几年,我市下大力气重点解决了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一)突出解决好污水直排问题。水是生态之基。生态建设必须有足够、清洁、可利用的水资源作支撑。认真落实国家“水十条”和我市《实施方案》,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对污水直排问题下狠手、出硬招。加大污水管网铺设力度,加快雨污分流步伐,全面提高污水收集率,做到应收尽收,确保市区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加快乡镇污水处理站建设,实现全覆盖,确保正常运行,提升污水集中处理能力。抓好生活污水直排整治、排污企业环保“十个一”工程建设,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管理;继续实行河长制,抓好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规范化建设,提升水源自我净化、自我涵养能力,努力实现清水长流、碧水常在,让菏泽“花城”“水邑”特色名片更靓丽。
(二)突出解决好扬尘燃煤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方面,扬尘、燃煤是我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因,我市一直把降尘、减煤作为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降尘方面,严格实行属地管理和行业管理负责制,坚持7个100%的标准,突出抓好建筑施工工地扬尘、企业堆场料场治理,验收不合格的坚决停产治理;严格渣土车运输管理,城管、公安不定期开展夜查和突击检查,杜绝渣土运输中的跑、洒、滴、漏现象,确保把城市扬尘降下来。减煤方面,彻底取缔城市建成区热力管网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燃煤锅炉,加强煤质管控,禁止城区原煤散烧。同时,继续加强餐饮油烟、露天烧烤、化工医药企业废气治理,做好锅炉超低排放改造、黄标车淘汰等工作,确保全市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三)突出解决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不严格问题。高度重视工业园区内及建设项目防护距离内村庄搬迁等工作,决不以牺牲群众生命健康为代价谋求一时发展。加快了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承载功能,积极打造生态园区。
(四)突出解决好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农村污染源面广量大,一直是环境保护工作的薄弱环节。菏泽作为农业大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梯次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面源污染上加大整治力度。着力抓好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坚决取缔河道养鹅、养鸭等。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积极推广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控制农业污染,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效益。扎实做好农村连片环境综合整治,巩固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成果。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大力推广秸秆粉碎还田、即收即播,实现“以用促禁”。
(五)突出解决好危险废物处置不规范问题。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中含有大量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等,在环境中很难降解,容易在食物链累积、富集,如果处理不当,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强化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4S店汽修厂废机油、废酸等)产生企业的监管,依法管理和规范处置所有危险废物,严厉打击任何非法处置、倾倒、掩埋危险废物行为。所有污水处理厂及重点涉水企业产生的污泥,都要严格按照环评批复要求安全处置。加强辐射源、重金属污染企业的监管,加强化工、医药、农药等污染场地的监管,未经风险评估、未进行治理修复或修复不合格的污染场地,严禁二次开发用于住宅、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建设,不断提高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和危险废物安全处置水平。
上一篇:从教十三年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下一篇: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