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菏泽日报 -- 版次:[新闻●广告]

乡村善治 各有妙招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推出“清廉正村八条”,为乡村治理列清单立规矩;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发挥“区块链”产业优势,“链上治廉”,管好农村“钱袋子”;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将互联网技术与纪检监察工作深度融合,探索运行基层公权力监督大数据平台,提高了监督的精准度和效率……

不久前,新时代清廉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研讨会在安吉余村召开,公布了十佳案例、优秀案例10个及提名奖案例30个。“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成了不少案例中的关键词。近年来,全国各地深入推进清廉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现代化,涌现出了一批卓有成效的新经验新做法和新模式。

清廉固本方能行稳致远。“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清廉乡村建设则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基础、重要内容和重要支撑。”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研讨会对于各地进一步高质量建设清廉乡村是一次很好的“助推”、很好的“指导”、很好的“把脉问诊”。

盯紧基层小微权力

“必须为”与“不可为”事项列出清单

“2017年以来,安吉县反映村社干部问题的信访量年均降幅达28.5%。”研讨会现场,安吉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柏建华分享了这个数据。如此明显的降幅,得益于安吉县纪委县监委制定的“清廉正村八条”。

让群众看得懂、让干部能执行、让纪委可监督,是完善清廉乡村建设制度体系的前提。2019年7月,安吉县纪委监委紧扣规范小微权力运行这条主线,在乡村治理实践中凝练形成“清廉正村八条”,以清单的方式对村级政治建设、村级决策、“三资”管理、工程项目、“三务”公开、村级监督、队伍管理、乡风文明八个方面内容作出具体规范,列明村级事务运行中“必须为”与“不可为”的清单事项26项,进一步明晰村级治理的权力边界,将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有效传导到基层。

提起“清廉正村八条”,安吉县天荒坪镇五鹤村村民戴银宝连连点赞。五鹤村拥有集体毛竹林800多亩,多年来毛料都是采用协议定价每度(两年为一度)2万元左右对外出售。今年,新的一度毛料生产时,按照“清廉正村八条”规定,村集体资产、资源的发包、租赁和转让必须按规定履行民主决策程序,村支书李照宏将毛料出售事宜提交到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多轮公开竞价后,最终五鹤村毛料成交价达每度10万元,一举结束了被贱卖的历史。

“‘清廉正村八条’发端于基层难题治理,实践于清廉乡村建设,规范了小微权力,织密了监督网络,提升了阳光指数。”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廉政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叶民指出。

“小微权力”直接关系民生福祉,为从源头上遏制群众身边的“微腐败”,贵州省铜仁市则盯上了“六小长”(乡村两级站长、所长、校长、院长、村长、社长)这些关键群体。该市从“小”处着眼、从“微”处着手,共梳理出“六小长”“微权力”4511项。铜仁市还将每个权力事项的操作环节、所需资料以及过程监督等设计成干部群众直观、易懂、可操作的流程图表,以清单式、流程化的方式明确固定,方便群众办事和监督。

同样“照图办事”的还有宁波市奉化区,该区聚焦小决策制定、小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小项目实施、小职责履行、小组织建设和“最多跑一次”,创新推行“五小一跑”工作清单制度,探索形成了对村级小微权力运行的立体化全链条制约监督体系。目前,该区200个基层单位,均建立了个性化的“五小一跑”工作清单。2017—2019年奉化农村检举控告信访量逐年下降,基层治理成效逐渐显现。

织密“三资”监管网络

400余万条信息用区块链技术存证

曾有专家指出,作为一项技术创新,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去信任化”“可溯源倒查”等特性,与廉政监督建设存在一定的内在逻辑关联,或可用于破解当前廉政监督面临的“技术”难题。在江苏省区块链产业发展集聚区——苏州市相城区,这一设想已成为现实。

2019年,相城区共有村集体资产85亿元,全区村均收入1057万元。面对农村集体“三资”体量大、管理难度高的问题,相城区纪委区监委想到了“区块链”技术。

“我们将‘三资’管理业务平台中的400余万条信息上链存证,利用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可溯源、公开透明的技术特点,对全区农村集体‘三资’实现穿透式监管。”研讨会现场,相城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三资”监管链中,通过交互验证打破数据造假的可能,形成对区纪委监委、区农业农村局、各镇(街道)财政与资产管理局的公开账本,实现资产存量、结构、变动、立项、招投标、合同签订、收付款等全生命周期全过程监管。


上一篇:一斤牛肉卖出近1700元高价
下一篇:废弃荒地种出地瓜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