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弘扬沂蒙精神筑梦新时代伟大实践
2020年注定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决胜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已经吹响;这一年,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在这里交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正在乘风破浪前行。在这艘巨轮上,每一份力量都不可或缺。
随时代一起脉动,沂蒙精神似如椽火炬,汇入中国精神的巨大光团,贯穿融入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迸发出推动历史前进的强大力量和时代光芒。
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临沂七周年之际,临沂高质量发展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在决胜全面小康、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节点上,临沂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弘扬沂蒙精神,坚守初心使命,正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开创工作新局面,努力在新征程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重要法宝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临沂,就弘扬沂蒙精神发表重要论述,深刻揭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鲜明特质,特别强调“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厚望如山,催人奋进。7年来,我们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我们顺应老区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开启了临沂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全面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扎实推进沂蒙乡村振兴,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我们经受住了经济下行、自然灾害多发、大气污染防治等多重压力挑战,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最高位置,积极应对、精准施策,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全市上下凝聚起了“众志成城、无往不胜”的沂蒙力量。
放眼沂蒙大地,令人振奋的新格局新气象正在形成,临沂高质量发展呈现向深向好的态势。2019年,临沂实现生产总值在全省排名由第7上升至第5,这个成绩诠释着临沂牢记总书记嘱托、继续走在前列的奋进担当和作为。
坚持人民至上
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
2020年1月20日,临沂市人民医院东医疗区连夜建成的负压隔离病房收治了第一批2名新冠肺炎疑似患者,以党员为主力的第一梯队14名医务人员即刻“上阵”投入战斗。
抗“疫”与抗战,全民奋战抗击疫情,仿佛正是战火纷飞年代党政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在今天的投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来,临沂市各级党组织闻令而动,带领1200万沂蒙人民,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中,谱写出新时代沂蒙精神的壮丽篇章。
“生死与共、水乳交融”铸就的沂蒙精神,产生的背景是党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进入新时代,弘扬践行沂蒙精神,首要的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也是党的初心使命所在。正是秉持这样的初心使命,临沂持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探索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党建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做实网格化治理工作机制,在市、县328个城市社区推行网格化治理;深化沂蒙红色物业工作机制,组建139个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95个业委会党组织,有效提升了党在物业服务行业的覆盖率;完善选派“红领书记”工作机制,用最“红”的人干最难的事。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已成为八百里沂蒙大地上一个响亮的党建品牌,自2016年以来共帮助新建党组织102个,招商引资23亿多元;全面实行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探索构建选拔任用、教育管理、激励保障机制,破解了农村党组织书记“难选、难管、难干、难留”问题;探索开展村党支部领办志愿服务队工作,3292支服务队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7万余次。
撸起袖子抓党建,抓好党建保民生。特殊群体关爱服务、社会救助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今年我市20件民生实事,件件关系民生福祉。2019年底,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979元,同比增长9.8%,连续16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
凝聚发展新动力
用奋斗书写精彩答卷
实践是对沂蒙精神最真挚、最有力的传承。
1995年,临沂在全国18个集中连片扶贫地区中率先实现整体脱贫;2000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小康;2014年,成为全国第29个工业产值过万亿的地级市。特别是近年来连续4年上榜中国百强城市,综合实力列全国第42位。临沂成为全国革命老区跨越发展的一面旗帜。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临沂人民把沂蒙精神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担当,把红色基因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生动实践,在推进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聚力前行。
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上一篇:菏泽:全力营创法治营商环境
下一篇:新疆喀什地区新增确诊病例5例、无症状感染者1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