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腔热血唱响审计之歌
有人问他审计工作这么累,为什么干审计?他说,审计能多学知识和本领,增强能力,审计人是公共资金、公共资源、群众利益的守护者。
工作多年来,市审计局农业农村审计科负责人马鹏超参审的某县委书记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获得2019年度审计署优秀审计项目,担任组长或主审的项目连续5年获得市级优秀审计项目。承担的省审计厅重点科研课题《精准扶贫审计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研究》今年通过评审,顺利结项。编写的审计案例被省审计厅收编入册。获得市级脱贫攻坚专项嘉奖。
无悔青春,不负韶华。工作中,他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用一腔热血唱响审计之歌。
勇于创新 提质提效
面对不同项目、不同岗位、不同角色,马鹏超在审计项目组织方式、审计取证方法、大数据审计等多个领域勇于创新,提高了审计效率,提升了审计质量。
创新审计管理模式,先行先试审计项目统筹开展组织方式。2020年,在对某县扶贫审计、乡村振兴审计、保障房安居工程审计中,探索融合式审计项目组织方式,首次实行多个审计项目制发一个审计通知书、召开一个审计进点会、征求一次审计意见。发挥统筹开展审计项目“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的优势,减轻了被审计单位压力,提高审计成效,节约审计成本。
坚持科技强审,积极探索利用大数据审计技术,选定靶向目标,实施精准打击。
2015年,马鹏超主审的某县教育专项资金审计中,运用大数据审计方法,对高中学籍与中等职业学校、高职、技工学校等学籍进行比对分析,发现重复注册学籍68人次,骗取中职学生助学金、免学费等教育专项资金等问题。2017年度全市地方税收审计中,马鹏超更加注重大数据审计技术运用,利用“天地图”信息,对税务部门提供的部分企业自行申报占用土地面积进行了比对,发现了企业少申报占地面积,偷漏税款问题,并解决了长期困扰税务部门基础数据不准确的难题。更正数据后,将国土、住建、房管等部门采集的数据与税收征管数据进行比对,发现漏缴耕地占用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等,督促税务部门举一反三,共查补税收近3000万元。
创新审计取证方式,开创高速拍摄仪取证先河,并在全市审计机关推广。高速拍摄仪取证具有审计取证手段简化、取证效果好、取证用途广泛等特点,既节约了审计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减少了纸张的浪费、节约了审计成本,又提高了审计取证质量、提高了审计档案的质量。被《中国审计》杂志刊发,被市审计局评为“创新奖”。
敢于担当 尽职尽责
舍小家顾大家,工作中的马鹏超一心扑在审计现场。
2017年,马鹏超被省审计厅抽调到德州参加某县主要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当时他的儿子刚刚升入初中,女儿不满10个月,家务只有妻子一人承担,1个多月的异地审计中只回家了一次。审计中他以踏实严谨的作风发现了大量审计问题,提供了多起案件线索,受到省审计厅通报表扬。
2018年,他担任某县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资金和项目管理情况审计组组长。审计过程中,他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揭示问题,面对被审计单位的不配合,马鹏超内查外调,多次勘察现场,走访相关单位,多次耐心沟通,掌握了问题证据,又顶住了亲友说情。最终查实违规借出资金、施工单位多领取工程款、虚报冒领补偿款等20余项问题,追回专项资金453.74万元,促进被审计单位出台4项制度或文件,给予3名领导干部党纪政纪处分。
工作中,马鹏超始终冲在一线,不计个人得失。2020年春天,他为了做好全市扶贫审计和乡村振兴审计,跑遍了全市各县区。哪里任务艰巨,哪里有问题和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善于作为 善作善成
把职业当事业,拿规矩做习惯,是马鹏超做审计工作的行动准则。
“只有把审计工作当作事业,对之有敬畏感和使命感,才会对工作始终保持热情、怀有激情,才能做到用心用力用情,尽职尽责尽德。”马鹏超说。
2020年扶贫审计和乡村振兴审计过程中,他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以“政策、资金、项目”为主线,坚守政策“最后一公里”,资金流向哪里审计就追踪到哪里,从核实项目真实性入手,追踪资金流动的轨迹和节点。紧盯在资金“分配、审批、管理”,紧盯项目“立项、招标、实施、检查、验收”等各个重点环节,揭示和查处重投放轻绩效、重建设轻管理重利益轻生态等突出问题,确保资金有绩效、项目质量好、管护有保障、百姓评价高。通过审计共查出涉及扶贫和乡村振兴政策落实、任务完成、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涉农项目建设及绩效等13大类76个问题,涉及管理不规范问题金额上亿元,追责问责17人,修订完善制度23个。
上一篇:斩断国有资产违规处置之“根”
下一篇:自主创新推动企业技改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