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难的战斗集体
记者获悉,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法院审判监督工作会议上,菏泽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荣获全国法院审判监督工作先进集体。近日,记者走进中院审判监督庭,看到的是一个个不畏繁重、勤奋忘我的忙碌身影,是“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高效工作作风,是执法为民、公平正义的使命初心。
疑难杂症的集中地
在法院系统内,“审判监督庭”向来被看成“疑难杂症的集中地”。 案件来源主要为检察机关抗诉,上访户到上级法院上访,省院指令再审和由一审法院缠访后提起再审再上诉,每一起案件都是相关业务庭室或者县区法院矛盾激化后的焦点案件。每一个焦点案件的背后,都有几经拉锯般的回合较量,都有巨量的背景资料和繁杂众多的情节与人事。菏泽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现有人员11名。其中员额法官4名:丁亚涛、尚杰、井慧、秦迅。法官助理3名:张静(驻村“第一书记”)、汪舒、徐钰钦。聘用制书记员4名:陈俊昂、王森、董霞、付成林。现任党支部书记为丁亚涛,庭长为尚杰。
傲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丁亚涛认为,面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作为全庭负责人的他只有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方能带领大家同心同德,战胜一个又一个的困难险阻。
汇聚在审判监督庭的每一起案子,都绝非等闲之案。以当下情景为例,法官井慧刚刚接手的一个案子,案卷堆在办公桌上足有一尺有余。而法官秦迅刚办完不久的一起案件,案卷多达1183页近30万字。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菏泽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近年来再审了大批“重量级”的案件,依法纠正了原审案件中存在的错误,维护了法律的公信力,彰显了有错必纠的司法原则。
慎言慎行一身正气明是非,勤思善断两袖清风判纠纷。他们凭借着忘我的斗志和不懈的耐力,不骄不躁,以“消防员和灭火队”的角色,妥善处理了中院和十县区法院的每一起再审案件。
向创新工作机制要实效
为提高再审案件审判质效,审判监督庭不断完善和创新工作机制。
首先是做到了“三个坚持”——坚持支部书记列席合议庭评议案件制度;坚持“法律文书多读制度”和“交叉校对制度”;坚持再审开庭前征求原合议庭意见制度,全面、充分了解原审法官裁判思路、自由心证过程及影响案件审理的其他因素。
为有效化解信访矛盾,审监庭要求承办法官做到“三个必须”——承办法官畅通与当事人的沟通渠道,必须及时接听或者回复当事人的问询电话;必须耐心细致地审查证据,审阅案卷;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份裁判文书,强化文书说理,力求以理服人。
在再审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审判监督庭特别注重案件的审理程序和法律适用,遇到问题多研究、探讨,对当事人提出的问题不回避不退缩,耐心解释,稳定当事人情绪、防止矛盾激化,力求再审过程中不因出现新的程序问题而引起新的再审审查,不因接待当事人不耐心、不热情而引发新的上访。
庭党支部书记、庭长自我加压,带头办理疑难复杂案件,给全庭人员树立一个甘于啃硬骨头的良好形象,同时帮扶年轻干警学习新知识。大家在日常工作中也互帮互助,互相分享经验心得,形成一个创新高效、氛围和谐的大集体。
审判监督庭积极创新审判监督调解方式,探索建立“一揽子纠纷统筹解决”模式。近几年,成功调解了由中政委督办的李某华与金乡某脱水蔬菜厂、孙某财产损害纠纷,菏泽某置业公司与某工贸公司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王某某诉菏泽某置业公司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等矛盾突出的案件。其中王某某案从一审到结案历时五年,后双方当事人同时送来了“五载讼案正曲直,一堂明镜断事非”的锦旗,并当庭握手言和。
那些难忘的案例
无倾向,无偏私,只认得这个理字;不附势,不阿强,但凭得一点公心。审判监督庭的同志们牢记司法为民的宗旨,化解处理了一批疑难杂症式的陈年旧案,为群众办了大量的实事。
不久前,井慧法官接手了一起延宕多年的旧案。这是一起因火灾引起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申请再审人金乡县某机械制造厂孙某与被申请人李某、原审被告孙某产品质量损害赔偿纠纷一案,案情疑难复杂,历经一审、二审发回重审、一审重审、重审上诉、省法院指令再审等多次审理,时间长达7年,系一起中央政法委督办案件。该案进入再审程序后,法官井慧仔细阅读了五百多页的原审卷宗,认真全面仔细地分析了案情。针对双方的争议焦点,耐心细致对当事人释明法律,讲清利弊,经多次协调,该案成功调解,当事人同意支付部分补偿金,并当庭履行完毕,涉案当事人均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上一篇:不断开创定陶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下一篇:聚焦新材料 汇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