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菏泽日报 -- 版次:[新闻●广告]

打好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组合拳”

经济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进入“十四五”,我市经济发展任务异常繁重。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越是面对“两难、多难”的复杂局面,各级领导干部越要增强系统观念,确保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全市各级要深入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当前和长远相统一,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打好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组合拳”。

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各级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农业这个优势不能丢”的重要指示,持续提高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巩固好菏泽农业大市、全省“粮仓”的地位。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持续推进农村电商扩面增量、提质增效。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健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真正让村庄提颜值、百姓增福祉。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即时帮扶机制,高质量完成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努力探索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菏泽路径”。

要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城市功能决定城市的未来。要聚焦优化空间布局,持续推进市、县及部分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树牢“经营城市”理念,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努力提升城市品位。在中心城区建设上下功夫,充分放大牡丹机场、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等带动效应,提升中心城区的首位度。在提升城镇化质量上下功夫,将县城打造成集聚产业、吸纳就业、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重要平台,将重点镇打造成为特色鲜明、产镇融合、环境优美、宜业宜居的现代化经济强镇和县域副中心。在城市治理上下功夫,加快补齐城市短板,全力推进城市品质提升。

要切实做优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要强化服务意识,落实好领导包保、专班推进等工作机制,扎实做好“一对一”“点对点”精准服务,让企业感受到真诚和温暖。深入推进“一次办好”改革,持续深化“市县同权”改革,全面落实行政审批“2号公章”,巩固拓展重点镇审批体制改革成果。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切实为民营企业松绑减压,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充分发挥企业家生力军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企业家、关爱企业家的良好氛围。积极打造宽松市场环境,依法保障各类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让企业轻身上阵加快发展。

要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把稳就业保就业放在第一位,落实好各项就业政策,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优先发展教育,进一步优化教师引进和招聘机制,不断提升教育质量。落实好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意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研判、评估、决策、联防联控机制,提升疫情常态化防控能力。统筹抓好社保、养老、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同时,要守好金融安全、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发展底线,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奋战“十四五”,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是各环节、各层面、各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各级各部门要“十个指头弹钢琴”,使各项工作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做好“综合题”、得出“最优解”,打开新局面、走好新征程。


上一篇:喷香的羊肉汤 浓浓的烟火气
下一篇:鲁南高铁菏泽境内架梁接近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