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菏泽日报 -- 版次:[新闻●广告]

助推企业上市 提升企业竞争力

市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菏泽市委关于制定菏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十三五”时期,我市牢牢把握“后来居上”目标定位,经济总量跃居全省第八位、提升五个位次,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建议》中提到产业是实现后来居上的基石。坚持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积极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加快打造关键性支点、现代化链条、一流生态圈的“231”现代产业体系,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优先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推动高端化工产业优化升级,实现全产业链整体跃升。同时还提到发挥资本要素市场作用,推动企业股份制改造,加大优质企业上市支持力度,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提高制造业、中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这里就提出了“产业链”和“资金链”建设“双轮驱动”“双向并行”如何有效衔接事关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我市目前企业上市现状

企业的上市数量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我市在2016年底2017年初步长制药、赛托生物A股上市后,至今已四年的时间还是这两家上市公司,这与我市经济总量已跃升全省中游的发展水平不相称。2020年9月21日,华泰证券在山东证监局网站发布关于山东汇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PO辅导工作总结报告,这意味着汇盟科技不日将加入首发上市排队名单。资料显示,汇盟科技2019年4月与华泰证券签署了辅导协议,经过近一年半的辅导,目前具备了首发上市的基本条件。汇盟科技能否成为我市第三家A股上市公司,有待观察。另外从山东证监局统计情况看,山东辖区境内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非上市公众公司地区分布表(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我市的拟上市公司数量仅为1家,与枣庄、临沂并列最后一位;作为上市后备力量之一的新三板挂牌公司统计中,我市也仅有4家,在截至当时共计437家的总量中,数量也是最少的,拟上市公司培育仍须努力。

从我市企业整体状况来看,对作为企业发展重要支撑的资本运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是关键因素,我市绝大多数企业为民营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民营企业管理模式较为落后,家族式管理较多,现代管理制度尚未健全是普遍现象。

在对企业走访、座谈了解以及综合分析后,笔者认为影响和制约我市民营企业上市步伐主要有四大问题:一是缺乏指导,上市进程怕走弯路。多数民营企业的决策层上市知识较少,对相关的信息了解不透,因而在前期准备、上市途径选择、方案制定等方面缺乏经验,导致资金损失和精力耗费,错失了上市的最佳时机。二是改制困难,对是否上市有顾虑。担心改制成本偏高,特别是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契税等偏重,导致企业主得不偿失心态严重。再一个怕改制程序复杂,审批手续繁琐,标准严格,耗时长(少则一年、多则三五年),企业畏难情绪严重。加之部分企业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怕改制曝光,不敢上市。三是服务滞后,影响上市整体进度。2018年,市政府出台了支持企业上市16条意见,但部分县区、市级相关部门没有及时出台贯彻落实的配套方案和实施办法,宣传和推广不够到位;部分公务人员上市知识的匮乏、政策理解上的偏差和执行上的僵化,导致办事效率低下,不能“一次办好”;指导和服务拟上市重点企业培育工作的政府部门统筹协调的工作平台也还未完全搭建;对企业如何上市的扶持力度不够。四是上市氛围不够浓厚。部分企业对上市融资重要性、上市条件、上市程序不了解,重“投资建厂”轻改制上市,部分企业还存在“过于求稳、小富即安”思想,缺乏做大做强的动力。我市上市公司少,示范效应、带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几点建议

为加快我市企业上市步伐,更好地利用资本市场为实现我市“231”总体部署服务,笔者对资本市场运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合力营造民企上市的良好氛围。各主管部门要转变观念,统一认识,像抓扶贫那样明确要求,理清思路,一对一点对点服务,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努力形成企业主动、市场拉动、政府推动,合力推进上市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民企改制上市步伐。为了鼓励企业上市,我市在2018年出台支持企业上市16条意见,其中提到,对拟在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根据上市工作实施进度,分阶段给予补助600万元;按照当前的审核机制,拟上市企业在山东证监局完成报备并正式进入辅导期的,补助200万元;中国证监会受理上市申报材料的,再补助200万元;企业上市成功的,再补助200万元。同时,对改制过程中产生的税费进行减免,优先给予土地、项目立项支持,对上市后备企业办理相关手续给予特惠服务等。各级贯彻执行要不打折扣。


上一篇:王磊调研安全生产和群众取暖工作
下一篇:走好网络强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