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菏泽日报 -- 版次:[新闻●广告]

立身行道 孝事流芳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特别是在封建时代,更是将孝作为了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在封建时期的中国,涌现出了不可胜记的孝行人物,他们的孝行感天动地,虽然其中过激的行为不值得提倡和效仿,但就孝的美德方面,依然被民间所赞颂。成武县作为千年古县,在古代也出现了不少孝行人物,并被史书所记载。

金九女孝双亲

在今成武县城西南约九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叫作九女集的村庄,现为九女集镇政府驻地。为什么叫九女集,这里流传着一个汉代金九女矢志孝双亲的真实故事。

据清《城武县志》中的记载,汉朝的和帝刘肇在位时期,这个地方有一位姓金的老汉,夫妇一共生了九个女儿,没有儿子。同乡的村民因为金老汉没有儿子来养老,所以都讥笑他。金老汉的九个女儿知道村民讥笑父亲后,就一起立下誓言,绝不出嫁,共同赡养父母。于是,她们农忙时种地,农闲时纺线织布,换取收入来养家。和有儿子的家庭一样,将父母赡养终老。后来,九女去世后,人们将她们葬在了一个墓穴里。为了纪念她们的孝行,此地就被人们称为了九女集。到了明朝的弘治六年,九女集一带遇到了灾荒,有人挖掘了九女墓,出土了一块石碑,上面写有“孝哉九女,逾时弗嫁。甘旨奉亲,温凊冬夏。风树既悲,白华亦谢。墓可封哉,永敦风化。李佐时笔也。”据考证,李佐时是唐代的一位官员,这应该是他在成武为官时重修九女墓所留下的。

孙期牧豕孝母

在成武县,还有一个非常古老的镇,叫作孙寺镇,孙寺镇的名称来源于汉代的一个孝子孙期。

孙期字仲彧,是东汉末年人,他所生活的灵帝时期,正是宦官当权,朝政混乱的时候。他和后来三国时期的名人如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人生活在一个时代。孙期虽然生活在这样一个动乱的时代,但他却穷且益坚,坚持学习,在研究《京氏易》和古文《尚书》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同时,他还非常孝顺,为了奉养母亲,他就替有钱的人家放猪来维持生活。在放猪的时候,他也手不释卷,因此,他的名声越来越大。有的人从几百里外来到这里跟随他学习,拿着书在田野地头上向他请教。他的孝行传到了官府,官府派人携带着美酒和羊来到田野里拜访他,把他作为举孝廉的对象,推选他为官。但他以母亲年老拒绝了,并说:“这个时候能是应举的时候吗?”就赶着猪到地里去了。董卓知道了孙期大名后,就让太尉黄琬带着车驾专门来接孙期出山为官,但孙期终以奉养母亲为由不去。史书评价他说:“与平原申屠蟠同时高尚而孝行过之。”

王俊孝亲入《明史》

在明代城武县汉泉乡高祚村(今成武县白浮图镇王桥村),该村一个叫王俊的普通学子,却被载入了《明史》,还被单独立传。

《明史·列传·卷一百八十五·孝义二》记载:“王俊,城武人。父为顺天府知事。母卒于官舍,俊扶榇还葬,刈草莱为茇舍,寝处茔侧。野火延巘将及,俊叩首恸哭,火及茔树而止。正统三年被旌。”王俊的父亲王宾曾经担任顺天府(今北京市)府丞。王俊就跟着父母在顺天攻读诗书。明洪熙元年(1425年)八月,王俊的母亲去世了。王俊悲痛万分,就扶柩千里,归葬家乡,并在母亲的墓旁搭了个草棚住下,睡的是草苫,枕的是土块,也不吃盐菜,就吃些素食,每天早晚哭奠,就这样过了七年。七年里,王俊因为悲伤过度,身体得了重病,等回家后,已经无法治疗了。王俊去世后,他的妻子高氏、妾蒋氏也自缢了。这件事轰动了乡里,王俊的孝行被层层上报到了明英宗朱祁镇那里。正统三年(1438年),皇帝下诏予以旌表,为王俊树立了牌坊。 张长国


上一篇:火灯笼的外套用铁丝编制的笼子,为了方便有时也用废弃的带孔的铁壶皮,然后是一层木炭和
下一篇:土地庙村,也称“土帝庙”村,位于曹县城东19千米,曹县苏集镇政府驻地西4.5千米处。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