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菏泽日报 -- 版次:[新闻●广告]

“九山王”与李化鲸起义

在《聊斋志异》中,有一篇名为《九山王》的小说,叙述了曹州一个姓李的人被狐仙鼓动而起义对抗清朝的事情,这里就有成武人李化鲸起义的影子。作为清初震动清廷的农民起义,李化鲸起义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捕快的命运转折

李化鲸,号仁宇,明末在成武县衙担任捕快,并成为捕役头目总练。1644年清军入关后,当时社会混乱,他就利用职权,对被抓的盗贼从轻处理,有时候,他还出钱资助,这让他在绿林中有了仗义疏财的名声。这引起了一些人的猜忌,顺治二年(1645年)的时候,有人告发到了兖西兵备官章于天那里。当时章于天正在曹县治理黄河决口,他派人把李化鲸捉来后,押到了河堤之上,这时决口水位上涨,要堵决口必须要知道水的深浅。有人就对章于天说:“李化鲸水性好,可以让他试试。”李化鲸跳入深潭,从水底抓了两把泥出来,并说了水的深浅,这让章于天很惊奇,就让李化鲸跟着治水,不再追究他的过错。

治水期间,李化鲸认识了曹县人、原为明朝总兵后投靠清廷的刘泽清,李化鲸也逐渐成为刘泽清的心腹。刘泽清后被清廷送到北京“恩养”起来,但两人书信不断。顺治五年,黄登孝到曹州任职,听说李化鲸有本事,就把他调到了曹州府任副中军,这下,李化鲸声名大噪,不少绿林人物都来投奔他。

一曲起义悲歌

清初,人民抗清活动如火如荼,曹州的濮州和范县一带,有反清的榆园军经常联络李化鲸。刘泽清看到清廷推行剃发令等种种暴行,认为反清的时机已到来,于是派人联系南明,并与李化鲸约定于顺治五年(1648年)的八月十五日由李化鲸在曹州起义,他在京中起义响应。但不巧的是,曹州黄河厅同知高元美与李化鲸有矛盾,就向总河杨方兴密告李化鲸谋反。杨方兴就题授李化鲸为兖州守备,让他单骑就职,准备抓他。李化鲸不敢赴任,等打听到高元美告发他谋反后,干脆联络榆园军,密令下属提前起义。

七月初四,起义正式爆发,义军先后攻克了曹县、成武、定陶、曹州等地后,选定曹县作为根据地,拥立了朱洪基为天子。这时,高元美被义军抓住杀死。义军影响越来越大,清廷急调兵力会剿。义军寡不敌众,最后退缩到曹县,八月初一被清军包围。在无粮无援的情况下,清军要求把朱洪基献出就退兵,无奈之下,义军遵从了。但清军又要李化鲸谈判,九月十五日,李化鲸出城,但被清军囚禁。义军看到清军言而无信,不再谈判。十月初二,清军烧毁东门攻入,与义军激战,双方伤亡达六七千人之多,起义失败。李化鲸与刘泽清一同在京师被杀。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清廷的统治,清军为了报复,在曹州展开疯狂的屠杀,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李化鲸故里之谜

清道光《城武县志》记载,李化鲸是直隶人。康熙十三年的《曹州志》记载,李化鲸是成武人。乾隆《曹州府志》等都记载他为成武人。那么,康熙之后150多年的道光时期的《城武县志》为什么无视事实把李化鲸“开除”成武籍呢?这可以用该书的一篇文章来解读。该志在叙述成武风俗时,曾这样定位:“民无机械狙诈之习。”“沐圣人之教,习桑梓之业。”如果把李化鲸这个反清领袖记载为本县人,编撰人就会自打耳光,前后矛盾了。加上清朝文字狱影响,编撰人也怕落一个为反贼作传的错误,但从史官的良心来说,却不能抹掉李化鲸起义这样一个事实。李化鲸如果不是本地人,为何还要写入县志?就仅仅是他曾经在县衙当过一段时间的捕役吗?显然事情没那么简单。

李化鲸是成武哪里人呢?经考证,其为该县汶上集镇人,当地现在还流传“九千岁”“庞娘娘”等和义军有关的传说,该县白浮图镇还有清初民团抓获李化鲸妹妹的记载。现在,汶上集镇的田野里还有周庄户、庞庄户、牛庄户等十多个清代村庄遗址,这些应是当时清军剿灭义军首领家族,进行屠村暴行后,村民外逃留下的遗址。

幸存下来的人们在清廷的严酷统治下,谁也不敢轻易提起李化鲸,导致他的事迹在本地淡化,籍贯也不清楚了。但李化鲸确实是成武土生土长的农民起义领袖,这应该是无可置疑的。

文/图 通讯员 张长国 张鲁学 周长芳


上一篇:郜都在成武老城
下一篇:山东诸城违法倾倒化工废料案件已抓获犯罪嫌疑人1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