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菏泽日报 -- 版次:[新闻●广告]

以一流的营商环境筑巢引凤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市开发区福州路的精进电动科技(菏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进电动”)商用车电机生产车间里,看到一派繁忙景象,生产线开足马力加紧生产、装配一批汽车电机。作为市开发区骨干装备制造企业,前不久,精进电动完成了项目二期建设。

企业负责人于业鹏告诉记者,精进电动自2018年9月签约,当年12月首批产品下线,公司之后新上的项目生产线将全部落户开发区,同时计划将浙江、河北、上海的生产线逐步全部迁至菏泽,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届时,精进电动菏泽项目将成为精进电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

是什么原因让企业愿意把生产线从南方搬到菏泽?企业负责人坦言,市开发区从政策资金、技术创新、品牌培育等多方面提供精准扶持,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我们努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市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练建军对记者说,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配套服务,开发区都有信心和南方城市比一比。

目前,市开发区已建立起“一区多园”发展模式,建设了生物医药港、装备制造产业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总部经济产业园、中外合作产业园等六大专业园区,紧紧围绕“231”产业体系,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建立项目包扶责任制,主动帮助办理项目前期环节,对在建项目实行一月一调度,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难题,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达产。

夯实内功筑巢引凤,优质企业纷至沓来。2020年,市开发区克服疫情影响,招商引资进入了历史最好时期,劲嘉科技、汉瑞科技等一批高科技项目相继签约;大唐智创正式投产,鲁西南大数据中心按最高4级标准建设,机柜容量、建设标准均居全省首位,重大项目的引领带动更加有力;除精进电动外,康沃动力、旭呈电子等一批高端智能制造项目相继投产达效。

“为招引大唐智创项目,开发区成立了‘双组长’推进专班,协调各方资源,提供精细化服务,千方百计压缩建设时限。在大唐布局全国的三个生产基地中,我们接触最晚但开工最早,目前已经试生产。”市开发区商务发展部部长张艳阳说。

招商引资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市开发区在招才引智方面同样收获满满。与140家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新引进高端人才55人,其中院士1人、海外高端人才3人、国家万人计划专家1人、泰山领军人才3人。截至目前,与市开发区合作的院士达到12人、海外高层次人才18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4人、专家教授200余人,全区高层次人才数达到5100余人,高端人才总量和新增量连续四年保持全市第一。

练建军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市开发区将奋力在推动工业强区上实现新突破,强力推进“双招双引”和工业项目建设,依托六大专业园区,突出龙头企业发展和优势集群培育,积极引进和培育实力雄厚、支撑作用强、产业链长的优质项目,着力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着力将开发区打造成为科技创新的引领区、深化改革的试验区、对外开放的先行区、新旧动能转换的集聚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下一篇:无土栽培种出好“钱”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