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菏泽日报 -- 版次:[新闻●广告]

科技创新助力牡丹产业发展

本报讯(通讯员 郜玉华 高婷婷 蒋 硕)“展厅里展示的牡丹籽油、牡丹精油、牡丹花蕊茶、牡丹香水等产品,都是通过牡丹研发出来的。”日前,在牡丹区的尧舜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厅,总经理许强向笔者介绍着公司研发的牡丹产品。

许强说,牡丹浑身都是宝,其根是传统的中药材“丹皮”,根茎叶都含有极高的营养成分。他告诉笔者,牡丹产业的健康发展,得益于不断创新,打通了循环经济产业链,从种植到观赏,再到精深加工,让牡丹的价值“吃干榨尽”。

牡丹产业是牡丹区的传统特色产业,近年来,牡丹区通过科技创新,为牡丹产业发展赋予新动能,让牡丹产业奔跑在春天里。

牡丹区先后成立了“中国牡丹应用研究所”“油用牡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16个,依托尧舜、盛华等龙头企业,深化牡丹深加工产品研发,累计完成油用牡丹品种筛选及规范化栽培、生产工艺研究、提取芍药苷方法研究等一批科研成果,拥有牡丹产业相关专利144项,研发出了牡丹籽油、牡丹化妆品、牡丹日化品、牡丹功能性食品等240种,是我国最大的牡丹及其产品出口基地,世界上面积最大、品种最多、产业链最长的核心区。

牡丹区在牡丹品种研发和牡丹苗木培育种植上都是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牡丹苗木更是栽遍全国各地。全区培育牡丹新品种占到国内总量的80%以上;年种苗出口200多万株,占全国的90%左右。

浩森花木有限公司流转了村民1200亩土地,种植观赏牡丹、芍药,还与菏泽学院牡丹学院联系成立了全市首个牡丹产业博士工作站,有9名博士进驻,专门进行牡丹的培育和研发,为牡丹赋予了科技的力量。

“除了港澳台地区,全国所有的省会城市、95%的地级市、90%的县级市,都有我们的观赏牡丹。”浩森公司总经理王景国自豪地说。该公司还摸索研发了容器牡丹,就像栽树带着土疙瘩球易成活的道理一样,把只能秋后栽种的牡丹变得一年四季都能种植,适合了全国各地不同地区的需要。

据悉,牡丹区目前已建设观赏牡丹育种场所50余处,发展观赏牡丹苗圃基地100多家,开发了无土盆栽、催花牡丹等牡丹培育新技术100余项,全区每年都有近万名花农南下闽粤、北上京津,利用反季节催花技术培植销售牡丹,花农家庭年收入10万元以上。

牡丹种植面积的持续扩大为牡丹科研成果的大量上市提供了原料保障。2011年3月,卫生部正式批准菏泽瑞璞牡丹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牡丹籽油系列产品为新资源食品,从此,油用牡丹产业化进军的号角正式吹响,种植油用牡丹成为助力脱贫攻坚和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在黄堽镇冠宇牡丹园,70多岁的村民刘城正在管理牡丹。“俺是孟庄村的村民,现在在牡丹种植基地打工,干的活比较轻松,一天干8个小时就能收入100多元。”他乐呵呵地告诉笔者,“家里的8亩地都流转给了冠宇牡丹园,一亩地一年租金就有1800元。”

牡丹区的尧舜、盛华、悦如、谷雨、绮园等多家龙头加工企业,目前已在全国建设终端产品销售门店700余家,200多种产品进驻全国50多家大型商超系统、700多个大型知名超市,网上销售店铺更是不胜枚举。其中,尧舜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列入“首批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产品荣获省长质量奖。

同时,牡丹区在古今园、百花园等传统游园的基础上,又规划扩大观赏规模,建设了中国牡丹园、国花牡丹园、冠宇牡丹园等多个观赏园,满足了各地游客观赏牡丹的需要。采取政府引导、市场拉动、民营资本投资运作的方式,发展了20多处首批牡丹芍药标准化生产基地,国家牡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已经展现出美丽动人的姿容。


上一篇:打造牡丹区公路“畅安绿美”
下一篇: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多为群众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