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菏泽日报 -- 版次:[新闻●广告]

故乡的记忆

多少年过去了,时间写满了沧桑,岁月苍老了容颜,可故乡无时无刻不在脑海里萦绕,挥之不去。闲暇闭目,那份刻骨铭心的乡愁,如记忆的闸门打开,一泻而出。记得雄鸡叫晓,村内就隐现出勤俭的老人,来回穿梭,捡拾着枯枝落叶;夕阳晚照,小村飘起袅袅炊烟,村村相连,那炊烟一直扯到天际,像轻纱白缎,好看极啦!面朝黄土,生活极为清苦。家家都为生计劳碌而盘算着,想方设法战胜遇到或即将遇到的各种困难。生活虽单调重复着,但快乐无处不在。

春天来了,柳树、榆树、槐树等相继抽出了嫩绿的枝芽,也为人们带来了生机和希望。最受欢迎的就是榆钱和槐花,在充满饥饿的艰辛岁月,用榆钱和槐花做出的饭食便成了最美佳肴。南飞的燕子返回了故土,啄走河岸的春泥,把窝垒在高敞的屋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战胜困难和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信心与日俱增。

到了夏天,蒲公英开出了黄色的小花,也是小伙伴们挖野菜、割草、放羊的时候。满树的知了从中午一直叫到夜晚,可那时的知了未被请上餐桌称作金蝉。这个季节也是大人们穿衣最方便的时候,俗话说“笑冬不笑夏”,大人们也可以光着膀子,穿个大裤衩。树荫下是人们乘凉最好的去处,一张用芦苇或高粱秆编制的凉席上,足以挤七八个人纳凉。一场大雨过后,沟满池溢,蛙声如潮,坑塘就是人们消暑的“浴塘”,男女老少尽情地在此享受夏水的清凉。忘不了村南的那片桑树林,桑葚由青黄变成黑紫,这里曾有我和伙伴们上下穿梭的身影,葚子就是当时孩子们最好的“零食”。尽管生活条件不尽人意,但人们还是快乐地生活着。

转眼间已是秋天。秋风吹黄了树叶,吹得秋高气爽,浑身轻松;也吹得秋雨连绵,泥泞了街道、胡同,到处湿漉漉的,这是最无聊的时候,也是大人们为生火做饭最发愁的季节。足不出户的人们算计着明天和后天的生活,看着窗外不紧不慢的秋雨,焦急又无奈地睡去,在梦里编织起美的画卷。困境磨砺着人们的斗志,有时让人心灰意冷。但拥有不屈灵魂的人们,血液里的那份坚强依然在流淌。

繁华落尽,大雪压弯了树枝,我和小伙伴们一起捉冬鸟、堆雪人、打雪仗成了最有趣的事,尽管玩法不新颖,但还是玩得津津有味。忘不了皓月当空的冬夜,尽管天气十分寒冷,我和伙伴们丝毫没有顾忌到这些,仍沉醉在欢乐的海洋里。三五成群的小伙伴,踩着咯吱咯吱作响的积雪,变着法儿玩到鸡鸣,直到星星眯起了眼睛;母亲们则在昏暗的灯光下为儿女缝补衣衫,为了儿女出去能够体面,驱寒取暖;父辈们则聚集在生产队的牛屋内,用树枝和树疙瘩燃起火堆取暖,吸着用地瓜叶做成的烟卷,谈论着今年的收成,商议着如何战胜年关困难,直到火堆化为灰烬,才慢慢散去,各自进入梦乡,村庄才静了下来。

故乡啊,我深爱的故乡,是您,让我储存了太多的回忆和留恋!我清楚地记得,当我走出村庄时一步三回首,因为我对这片热土爱得深沉。故乡啊,您是我的根,您是我的魂,您是我生长的摇篮。我为生长在您的怀抱而感到自豪,是您教会我做人的那份纯朴和善良,是您让我养成了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性格,是您让我知道了诗和远方。难忘父老乡亲节衣缩食的点点滴滴,同命相连,惺惺相惜;难忘一家有难,邻里相援的一幕一幕;难忘村北割草,村东放羊;难忘煤油灯、地瓜干、拐弯抹角的胡同;更难忘儿时的小学、恩师和同窗……

时间充实了记忆,岁月记录着沧桑,儿时的伙伴陪我成长,良师益友指引方向,使我沐浴着和煦的阳光,为了心中理想,奔赴远方,我辈担当,给您换一件好看的衣裳!


上一篇:市开发区:全力筑牢疫情“防火墙”
下一篇:竹床临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