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廊担山”下的妯娌情
牡丹区大黄集镇黄集村的程胜莲、葛兰芝是一对妯娌,她们因住在一座“二廊担山”的老院子里,被村民称为“担山妯娌”。
在乡下有一种老宅院叫“二廊担山”,一般是利用左右两家两进院落的间隙架上檩条合建一个门楼,共同拥有共同使用。这种建造模式虽说是资源共享,但不像单门独院一家人过日子,因为要涉及至少两个家庭的人和事,因此一般情况要立契约。
30多年前,程胜莲、葛兰芝在同一座门楼下过门成为这家媳妇,20年后她们分了家。按老规矩,她们必须要续写契约,当时程胜莲、葛兰芝两人都觉得没必要。可是老人们不同意她俩的做法,老人说,过日子要有长远考虑,子孙们媳妇们要是有个啥事咋的,为了到时少缠嘴,还是立个“字据”妥当些。可是妯娌俩都一再说没这必要,也不会有这可能。
前几年,葛兰芝家的房子重建成了楼房,两家也没有发生任何不愉快。“二廊担山”的西端屋山不能再“担山”,还没有翻盖新房的程胜莲家的堂屋东山上还残留着“担山”的砖墙。
程胜莲和丈夫张新文在集市上经营着一处油炸面食的小营生,虽说规模不大,可是两个人都很知足。2014年,张新文突发脑出血,之后落下严重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食品生意办不成不说,家中的开销越来越难以支撑。程胜莲想着再做生意,可张新文又需要人照顾,让她两下犯了难。
天天在一个门楼过道出出进进的葛兰芝,对大伯哥的病情和嫂子忙碌疲惫的身影看在眼里怜在心里。看到嫂子为难,葛兰芝主动提出替嫂子分担家务和照看大伯哥。葛兰芝对程胜莲说:“嫂子,家里的事你就放心吧,你只要能挣钱就行。”
程胜莲想重操那份油炸食品的旧业,把油馍锅支在了5里地开外的周集村。周集村村后有座桥,桥头有个五岔路口,交通繁华,生意一定会好做。不出所料,程胜莲在这里支上油馍锅一开张生意就很不错。程胜莲每天晚上在家调理好两大盆面团,再装上一三轮车劈柴去周集。她一个人又是添柴又是照看油锅,有时顾上顾不了下,就想找个专门烧火的人,可是找人就得开工钱。葛兰芝得知嫂子为这事犯难,她没经嫂子同意,在家伺候好大伯哥后,骑着电动车就去了周集,往油馍锅前的地上一蹲就烧起火来。
葛兰芝凭着孝老爱亲、邻里互助等良好品格,在镇里“好婆媳”评选活动中高票入选。
通讯员 郜玉华 侯艳伟 张静冬
上一篇:红色支教暖童心
下一篇:电商产业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