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菏泽日报 -- 版次:[新闻●广告]

打造商贸新业态 激活发展原动力

8月4日,东翼置业董事长陈依东兴奋地告诉记者:“我们开发的甲第壹号东街口商业街开盘基本售罄,没有想到,政府大商业布局带动商业地产红火起来了!”如今,随着佳和、东翼等商业“新亮点”的出现,以牡丹路为核心的商业圈在菏泽市区初步形成。

据了解,牡丹区大力实施“商贸兴城战略”,建设运营了万福河、天华等四大商贸园区,毅德、银田等八大专业市场,中北新都心、东翼国际等十大城市综合体和20家重点商贸物流企业,加快打造形成了集餐饮购物、休闲娱乐、亲子教育、商务接待、商贸批发、仓储供应为一体的城市消费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市场交易额年均增长5.2%、9.1%。

城市大商圈渐成气候

牡丹区围绕提升产城融合度、完善供需产业链,加快构建传统与现代服务业齐抓、生活与生产性服务业并重的商贸物流发展格局,科学统筹规划布局商业网点建设。

沿牡丹路从北向南,鲁西南建材大市场、菏泽汽配城、康庄服装市场、农业科技市场、花都轻纺城、九州商城等各类专业市场依次排开,欧亚达金茂城、亿联世贸、大润发、佳和广场等大型综合卖场陆续投入运营,新界广场等新兴综合市场开业在即,以牡丹路为轴心的商圈进一步繁荣壮大,充分凸显了牡丹路中心商业区在全市的商贸中心地位,一座商贸新城正在加速崛起。

位于牡丹路与丹阳路交会处的新界广场综合体项目,规划建设60万平方米文旅商街和12万平方米的开放式、低密度、情景体验街区。项目借鉴成都“宽窄巷子”和济南“宽厚里”的设计理念,以弘扬曹州特色文化为主线,重点打造曹州文化博物馆、国学文化书苑、风格民宿酒店、创意设计产业园以及时尚购物步行街、鲁西南美食街区、影视文化中心、特色酒吧等多种业态。

特色商业新形态层出不穷

城市文化,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是城市的“根”与“魂”,而文化的发扬光大,却不止于传承,需要更多新鲜血液的融入,以现代化方式进行“文化的输出”。一批商业项目脱颖而出,将提高城市生活品质、提升市民文化品位作为使命。

正在紧张施工的菏泽老城复兴项目,一期规划依据城市现状、道路脉络和水系格局,由北向南分为历史文化板块、城市活力板块、滨水生态板块,形成一核、两轴、两带、两廊的规划格局。一核为城市活力核,以其为中心,衍生两大功能轴,南北向历史文化轴,东西向时尚商业轴。两带为景观休闲带,即滨水生态休闲带、环城遗址休闲带。两廊为景观通廊,即八一路景观通廊、曹州路景观通廊。

曹州毛胡同、曹州旅游文化古城等项目深入挖掘曹州原乡文化、牡丹特色文化,将城市文化与商业完美融合,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慢调生活、主题艺术、朋友欢聚、家庭娱乐、商务社交平台。

营商环境成发展动力之源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城市发展活力的源泉。牡丹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释放改革发展新活力。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积极推行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涉企审批事项容缺受理办理制,努力实现“一网通办”“秒批秒办”“一次办好”,让群众办事更快捷,让市场主体更活跃,让发展势头更强劲,让软环境成为发展的硬支撑。

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容纳就业创业的主力军,牡丹区全力做好惠企、稳企、助企工作,针对发展现状,送上惠企“及时雨”,组建纾困专班,推动政策最快落地、标准顶格执行、红利叠加惠企;送上稳企“定心丸”,深入开展“三服务”,助力自主创新和质量提升,集中整治市场乱象,为市场主体保驾护航;加强市场监测分析,有的放矢开展梯度培育,实现精密智控、精准追溯、精细服务。优越的发展环境,吸引了众多个体经商户云集。

“民无商不活,国无商不兴。”牡丹区现代城市商业综合体、专业市场、特色商业街、15分钟便民服务圈、电子商务等形成蓬勃发展之势。现在,牡丹区商业茂盛如林,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一座“区位优越、产业聚集、开放进取、和谐宜居”的活力之城、实力之城绽放出了异彩。

记者 刘剑辉 通讯员 王付明 郝 伟


上一篇:持续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下一篇:我省今年夏粮再获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