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企业百姓的窗口 优化营商环境的标兵
这是一扇亲切温暖的窗口,传递着真情为民的温度;
这是一个助力发展的平台,见证着营商环境的提升;
这就是初心不改,矢志为民,“服务企业百姓的窗口,优化营商环境的标兵”——菏泽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2018年12月24日,按照省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挂牌成立,2019年1月2日投入运行。陆续承接划转、下放、委托的238项行政许可事项和91项关联事项,统一集中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开展工作,划转事项为全省最多最全,改革步伐为全省最大。成立运行两年多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营商环境突破”为目标,最大程度释放改革红利,实实在在地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牢牢秉持“审批有速度,服务有温度”的服务理念,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探索形成了“一窗办、一链办、一网办、一次办好”等独具特色的政务服务模式,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让“办事很方便”成为菏泽营商环境的“烫金名片”。
深化“放管服”改革,
打通服务惠民“最后一公里”
如何高质量打造政务服务样板?这是菏泽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领导班子一直深入思考、积极破解的难题。经过多年来的工作实践,班子成员达成了共识: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的初衷是创新审批服务方式,将原来分散在政府各部门行政许可权交由一个部门行使,提高审批服务效率,便利企业和群众办事,因此,做好审批服务工作,必须深化“放管服”改革,让企业和群众办事越来越方便。
“改革要有创新思维,要奔着问题去。我们挑起最重的担子、啃下最硬的骨头,努力成为深化改革的开路先锋,争做政务服务工作的排头兵。”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体信说。
作为伴随改革诞生的部门,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改革创新作为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础,做到工作谋划以改革为出发点,工作措施以改革为承载体,将改革贯穿到工作的方方面面。推动“扩权强县”改革,对县区、乡镇有实际需求、承接能力和实施条件的,运用“2号章”推动事权延伸下放。将市级职责内34项经济关联事项赋予开发区、高新区局,采取直接下放、委托授权等方式向各县赋予61项权力事项,群众可自主选择到市或县区办理。在巨野龙堌镇政务大厅设立市县镇审批直通车服务窗口,将20项市级权限延伸至镇实施,技术、设备、权限等要素同步下沉,实现了乡镇居民家门口就能办事。
大力推动“一链办理”改革,市级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2小时以内,为新开办企业免费赠送包含营业执照、印章、税控设备、发票的“服务礼包”342个,县区合计为企业免费刻制公章13376套、免费提供税控设备11505个,平均为每家新开办企业节省费用1000余元。推动开展“一业一证”改革,完成52项流程再造,形成44项“主题式”审批和“一链式”办理标准,审批时限降低至改革前的1/4,市县共颁发《行业综合许可证》20789张,数量排名居全省第3位。推动“容缺受理”和告知承诺制改革,印发《容缺受理管理办法》,对职权内146项涉企许可事项100%容缺受理,容缺申请材料210余项,过后补齐申请材料。推行审批告知承诺制,公布35个事项主项、容缺申请材料77项,实现审批时限进一步缩减。开展建筑业企业资质告知承诺制试点,对12项建筑业企业资质以告知承诺方式办理审批810件。
当好“店小二”,
优化服务推动审批再提速
一切工作的落脚点都是“服务”。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企业和群众的服务满意度作为工作最终目标,通过特办服务、跟踪服务、减负服务、简约服务、人性化服务等便民服务措施,让审批服务既有速度又有“温度”。实行疫情期间特办服务,通过网上办、预约办、邮寄办,“无接触”办理审批事项232项、公共服务事项22470项。前移服务窗口,由工作人员为申请人来回跑腿办事。I级响应期间,对疫情导致无法及时办理许可延续的,发布自动限期延续通告,提供人性化服务。
2020年9月17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张体信跟踪调研服务对象东明石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终端负责人宋华贵,将一面印有“高效规范办事,贴心服务企业”的锦旗,送到审批工作人员手中,表达公司对便民高效服务的感谢。该负责人称,原来公司加油站开办申请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需要往县里、市里、省里跑多趟,证件办下来要花费近两个月的时间。这次从受理到批准用了还不到10天,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开业经营,大大节省了企业运营成本,对审批服务态度和效率非常满意。
上一篇:公布《国务院关于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
下一篇:专家提醒:及时排水且防止倒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