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菏泽日报 -- 版次:[新闻●广告]

守一方碧水 建美丽河湖

金秋九月,行走在东明县紫荆河干净整洁的标准化堤防上,一行行形态各异的名优苗木高低错落有致,清澈的河水静静地流淌,微风拂过,水面泛起阵阵涟漪,荡漾着两岸绿坡。

据了解,紫荆河位于东明县南部,全长18.8公里,流域面积63.7平方公里,是东明县境内一条重要的灌排河道。而曾经的紫荆河河道狭窄,河道内杂草丛生、淤积严重,乱倒生活垃圾的现象随处可见,两岸堤防也没有铺设道路,老百姓走过去满身尘土,群众苦不堪言。

如今,昔日的臭水河成了家门口一道靓丽的风景,河水清了,鱼儿多了,环境美了,宽敞平坦的柏油路可以直达252省道,出行极为方便。饭后散步的村民们徜徉在绿荫簇拥的紫荆河畔,脸上洋溢的是满满的幸福与惬意。这一切变化都要“归功”于东明县水务局“河长制”的全面实施。

2017年,东明县全面推行河长制,2019年开始着手清淤治理紫荆河,对沿河岸线进行生态化改造,并先后与县交通局、县城投公司沟通协调,开展合作。通过修建道路、对堤防进行全面绿化、种植各类苗木、组织专人养护等措施,着力打造“一河两路”“一河一景”的标准化堤防和绿色生态长廊,彻底改变了紫荆河的面貌。

紫荆河的变化只是东明县水务局实施河长制工作从“有名、有实”向“有为、有效”转变的一个缩影。自河长制工作实行以来,东明县全面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河长组织体系,全县共落实各级河湖长508名,配备河管员161人,社会监督员14人,民间河长17人,义务河长26人,企业河长16人,构建了全民参与、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在各河长及河管员的守护下,东明县三春集灌区总干渠、沙窝灌区总干渠、夏营河、贾河等河渠旧貌换新颜,河道治理保护不仅让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得以实现,也大大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农村河湖划界工作中,东明县水务局共划界48条农村河渠,27条县级河渠,建立了河渠管理档案,先后开展了“清河行动”“清河行动回头看”“清四乱”等专项行动。同时,启动河长制湖长制进校园宣传活动,以学生带动家庭,以学校带动社会,营造起全社会关爱河湖、保护河湖的良好氛围。

“在东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与领导下,东明县各河长制单位和各级河长尽心尽责,主动担当,河湖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下步工作中,我们会进一步加强水环境治理和水资源保护, 落实好‘河长制’工作责任制,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东明县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中华告诉记者。记者 常鲁燕


上一篇:“煤改电”让群众干净取暖
下一篇:我市开展殡葬业价格及设施建设经营专项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