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菏泽日报 -- 版次:[新闻●广告]

胸怀家国 担当作为

穿越历史长河,中华民族始终生生不息,背后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无数奋斗者中,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世界水准的企业家,胸怀家国,担当作为,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书写下企业家精神的华彩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

精神照亮前路,梦想铸就辉煌。与时俱进的企业家精神正激励广大企业家攻坚克难、勇攀高峰,奋力谱写新时代发展新篇章。

心中有家国

云南畹町,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巍然屹立,无声诉说着80多年前那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

抗战全面爆发后,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不仅捐献巨款,而且在他的号召下,3000多名华侨机工毅然回国,奔赴滇缅公路,运送抗战物资,1000多名华侨机工牺牲在这条公路上。

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这是优秀企业家对国家、对民族的崇高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他们在国家危难之际、人民需要之时,挺身而出,奉献自我,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时间来到2020年,病毒突袭而至,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临严重威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行各业扛起责任,国企、民企并肩而行,奋战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一线。

中国建筑在10天、12天内分别完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任务;卓尔控股联合专业机构火速建立多家应急医院;中远海运、中粮集团、顺丰、京东等企业昼夜不息,全力打好后勤保障战;石油石化、电网电力等国企疫情期间不停工,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等民企以“点”带“链”有序复工复产……

企业家精神,在大考中淬炼;家国情怀,在磨砺中升华。

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中华民族迎来又一个历史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在这场伟大的反贫困斗争中,有着坚定信念的企业冲锋在前,勇于担当。

——各尽所能。中央企业结对帮扶240多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合力将人、财、物等资源向最需要的地方汇集。

——各展所长。通过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文化扶贫等,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强健身心;创新金融保险产品等,为帮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从全面抗战到全力抗疫,再到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奔腾向前,企业家精神历久弥新,持续迸发出强大力量。

敢为天下先

1982年的一天,浙江萧山召开千人大会传达中央精神。台上说“乡镇企业可以实行承包制”,台下有人立刻站起来大声说:“我要承包!”他是37岁的鲁冠球。

1983年,鲁冠球向乡里承包了万向节厂,这是万向集团的前身。如今,万向集团已发展成年营收超千亿元的企业,转型步伐不断加快,深入布局新能源产业。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企业家敢想敢闯、敢为天下先,大力弘扬创新精神,为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贡献了重要力量。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企业“要有志气和骨气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

在一粒米上铣出56个汉字,在一根头发丝上铣出7个字母……中钨高新金洲公司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成功研制直径0.01毫米的极小径铣刀,将极大助力电子信息、医疗等领域提质升级。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拼出一片天地——这是中国企业创新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更是其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

回首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重工业几乎为零,轻工业只是少量的纺织业,人们日常用的是“洋火”“洋油”“洋钉”。

新中国成立不久,我国就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迈入新时代的今天,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创新释放活力,创新赢得发展。一个个数字印证着中国企业的勃勃生机,彰显创新主体地位。

从7.6万家到27.5万家!——“十三五”期间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大幅跃升;

突破1.3万亿元!——2021中国企业500强研发投入规模节节攀升,研发强度创历史新高;

创新指数排名连续9年稳步上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排名由2013年的第35位升至2021年的第12位;

……

千千万万企业创新源泉涌流不停,创造活力竞相迸发,汇聚成推动经济发展的澎湃动能。

奋勇争一流


上一篇:陈强调度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下一篇:自主创新 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