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菏泽日报 -- 版次:[新闻●广告]

堌堆孙庄

堌堆孙庄,位于曹县城西北28.4千米,韩集镇政府驻地西北3千米处。总面积0.90平方千米,耕地面积0.73平方千米,村落占地面积0.17平方千米,聚落呈东西长块状,东西主干街两条,长约500米;南北街两条,长约400米;全村320余户,1060余人,有孙、张、伊等姓,孙姓最多,据《孙姓族谱》载:明洪武间,孙氏始祖讳安,于山西洪洞迁此,以姓命村,是为孙庄;因处安陵堌堆附近,俗称堌堆孙庄。

堌堆孙庄村北靠东鱼河,东临013县道,西接解(庄)蚕(曹县蚕种场)路,南边紧挨当年鲁西南抗日根据地首府“红三村”。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鲁西南地委、军分区常把伤病员安排在孙庄治疗。嫁到孙庄村的孙肖氏总是积极主动地照顾八路军伤病员,伤病员亲切地称之为“肖大姐”。由于她在救治伤病员中作出了很大贡献,被人称为鲁西南抗日根据地的“红嫂”,还被推举为孙庄村的妇救会主任。

堌堆孙庄村民不仅竭尽全力支援抗战,还尽心尽力地守护先烈的墓地,即地处孙庄村东北200米的鲁西南烈士陵园。

1943年9月28日,惊天地、泣鬼神的“王厂血战”,朱程司令员、袁复荣专员等1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同年12月,冀鲁豫边区党政军民在孙庄村东北的古遗址——安陵堌堆,召开一万余军民参加的追悼大会,边区党委决定建立鲁西南革命烈士陵园,以教育人民继承先烈的遗志和党的优良传统。

1944年底,总面积53320平方米的鲁西南烈士陵园建成。1945年1月,召开了鲁西南全区各界代表一万余人参加的落成典礼大会。鲁西南烈士陵园是山东省较早的烈士陵园之一,在鲁西、豫东有较大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鲁西南烈士陵园多次修缮。尤其2013年大规模改建,规划为“一园、一轴、一馆、十区(一园,烈士陵园;一轴,南北轴线;一馆,鲁西南革命纪念馆;十区,陵园管理区、著名烈士墓区、有名烈士墓区、无名烈士墓区、陵园广场纪念区等)。”并对烈士纪念碑、墓群进行修复,新建鲁西革命英雄纪念碑、鲁西南革命纪念馆和办公楼,增设了必要的人文景观。2017年,新建抗日纪念广场鲁西南抗战纪念广场,再现了鲁西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同侵略者浴血奋战的辉煌历史。

鲁西南烈士陵园内安葬有为国捐躯的烈士,共一万余名,是菏泽市占地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安葬革命烈士最多的一块墓地,该园内朱程、刘齐滨、袁复荣、王石均、桑玉山、魏明伦、王道平等七名烈士被民政部公布为全国著名抗战英烈,成为抗战英烈较多的陵园之一。

鲁西南烈士陵园为第一批省级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省国防教育基地、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2015年1月,被山东省双拥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基层双拥创建模范单位,2015年8月,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10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2016年8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

而今,堌堆孙庄村民引以为傲的鲁西南烈士陵园已成为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他们自发地组织起来,为前来参观学习的各界人士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上一篇:“秺”与“万岁县”
下一篇:宋金河的神秘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