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菏泽日报 -- 版次:[新闻●广告]

担当创新增活力

在过去的2021年,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各项事业发展,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砥砺奋进,团结聚力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实现“十四五”发展良好开局。

党建引领激发新活力

学院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持续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切实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调整轮岗3名县级干部、2名科级干部,提拔38名科级干部。高标准建设党建文化长廊和11个党支部活动室。挂牌成立学院党校。大力开展基层党组织创建,打造党建标杆系部2个、样板支部3个、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2个。纳新党员165名。21个支部、251名党员全部到社区“双报到”。选派第五轮市派第一书记、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队14名,第四轮驻村“第一书记”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荣获集体三等功。

教学科研展现新成果

学院制定《课堂教学管理办法》《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建立学院、系部、教研室“三位一体”的教学督导体系,压紧压实系部职责,常态化开展教学督导检查,调动了教、学双方积极性。

专业设置进一步完善。学院新上健康大数据管理与服务、社会工作2个高职专业,幼儿保育、航空服务、中医护理3个中职专业,护理、智慧健康养老等6个成人教育专业。护理、助产、康复、药学、空乘5个专业首次参加省教育厅专业水平考核。健康养老服务省级高水平专业群获得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立项并正式启动建设,建设周期为三年,建设资金3000万元,必将有效激发办学活力,促进专业内涵发展,带动整体专业建设上水平,中职护理专业纳入第一批山东省中职教育特色化专业建设项目。

教科研成果进一步丰硕。学院召开社科联首届首次代表会议。立项省市级以上课题40项、结题14项,获省市级教科研成果奖29项,省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以上9项,省级以上学生技能大赛17项,其中省赛一等奖2项、国赛二等奖1项,实现省赛一等奖“零突破”。《助产学》被评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助产技术》被评为省级数字优质课程。

实验实训建设进一步加强。学院投资600余万元,建设数字化解剖、中医、护理、助产专业实验实训室,升级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实训室,校企合作共建虚拟仿真老年照护实训室和养老介护实训室。

学生管理展示新亮点

加强学管队伍建设。学院制定《辅导员、班主任定岗管理办法》《班主任选聘办法》等管理办法,招聘23名专职辅导员,通过组织辅导员(班主任)职业能力专题培训班、交流座谈会等方式,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助产系辅导员焦洪义老师被评为“山东高校优秀辅导员”。成立了第一届学生自律委员会。筹备召开了第二届学生代表大会。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学院配备4名专职心理咨询师,完善五级心理健康网络,实现系部二级心理辅导站全覆盖,筛查心理问题学生384人,并“一人一档”建立台账,提供心理咨询服务302人次,家访重点学生45人次。举办了线上线下“5·25”心理健康月活动和首届心理剧创作大赛。

精准开展学生资助。学院完善“奖助减免贷”帮困助学体系,发放各类奖助学金578万余元,减免学费5.6万元,应征入伍69人,学费补偿、贷款代偿72.9万余元,提供64个勤工助学岗位,联系省残联为3名学生免费安装义肢。

校园活动丰富多彩。学院新建学生红心社团,完成43个社团指导教师考核、社员纳新。以社团为抓手,开展“诵读红色经典、讲好红色故事”、“迎新杯”篮球赛等载体活动200余场次、“学雷锋”送温暖等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举办首届“5·5”国际助产士节。院党委高度重视体育教育,引进高层次体育教师7名,全面规范体育教学,提升体育课质量,积极举办春季田径运动会等群体活动,在省第十六届大学生运动会上荣获3金1银1铜优异成绩。“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活动受到团省委书面表彰。

社会服务迈向新台阶

学院按照“稳定规模、调整结构、提升质量”总体要求,2021年招新生4505名,其中专科层次3709人,占比82.3%,较2020年提升3.9个百分点,“三二”专本贯通最低录取分数线465分,超本科线21分,家政、养老等社会服务类专业首次实现单独编班,生源结构明显优化、质量明显提高。


上一篇:国务院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下一篇:打击电信诈骗 守护群众“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