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菏泽日报 -- 版次:[新闻●广告]

凝心聚力全社会共同做好促进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

残疾人是人类大家庭的平等成员,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菏泽市现有残疾人60多万,其家庭在抚养或赡养、长期照护、治疗与康复、精神压力等各方面承受巨大负担。近年来,菏泽市残联坚持“联合全社会、 扶助残疾人,联合残疾人、 创造好生活”的工作目标,创改创新,多措并举,加大残疾人就业政策宣传力度,发挥残疾人创业典型引领作用,营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就业的社会氛围。

近日,记者就全市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采访了菏泽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张国华。

记者:近年来我市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

张国华: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残联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促进残疾人就业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加强部门协作,健全扶持体系,创新服务措施,全市残疾人就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实现了有需求人员全覆盖,去年全市培训各类残疾人3660人次。 强化残保金征缴,去年征缴金额同比增长40.6%。抢抓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机遇,安置残疾人2186人。实施残疾人大学毕业生“一人一策”精准帮扶,就业率连续增长达90%以上。推出“强翼贷”项目,为残疾人家庭涉农项目给予贷款贴息,放贷项目132个,贷款金额3760万元。实施“丰羽助”项目,助力困难残疾青年自主创业,扶持残疾青年51名。加快“如康家园”建设,2021年建成20处,安置残疾人236人;今年确保建设50处。依托我市农业产业优势,引导残疾人积极融入乡村振兴,全市由残疾人兴办的家庭农牧场达420多个。依托蓬勃发展的电商产业,引导残疾人从事电商创业,全市从事电商及相关产业的残疾人达1.83万人。依托丰厚文化底蕴,积极发展文创产业,涌现了一批颇具名气的残疾人工艺大师。依托盲人按摩传统产业,推动盲按高质量发展,全市盲人按摩店103家,从业残疾人231名。

记者:目前我市残疾人就业工作存在哪些问题?

张国华:当前,制约残疾人就业的问题依然很多。一是残疾人文化程度偏低,就业年龄段初中及以下占60%以上,加上身体等方面的因素,多数残疾人只能干一些简单工种,收入相对较低。二是机关事业单位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困难重重,既有编制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还是思想认识问题,许多单位的领导从内心对招录残疾人存有排斥心理。三是社会助残意识淡薄,许多企业宁肯缴纳一些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也不愿意安置残疾人,不愿意为残疾人提供或预留适宜岗位。四是县乡两级政府投入不足,有的地方甚至配套资金为零,政策含金量低,扶持范围小。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任重道远。

记者: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置残疾人就业有哪些政策?

张国华:2022年3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明确提出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和国有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行动。要求各地建立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统计制度,制定机关、事业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项目推进计划,确保“十四五”期间编制50人(含)以上的省级、地市级机关和编制67人(含)以上的事业单位(中小学、幼儿园除外),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至少安排1名残疾人就业;国有企业应当带头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未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应当及时足额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国有企业应当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2022年4月13日,省委组织部、省编办、省人社厅、省国资委、省残联五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转发〈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的通知〉的通知》(鲁残联发〔2022〕14号),并提出了具体意见,要求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一并贯彻执行。通知要求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建立残疾人就业岗位预留工作长效机制,积极采取措施,安排残疾人就业。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省级、市级编制50人(含)以上的党政机关和编制 67人(含)以上的事业单位(中小学、幼儿园除外)应当拟定2022年-2025年分年度安排残疾人就业计划,多渠道、多形式采取各中措施到2025年(含)至少安排1名残疾人就业。县级及以上残联机关干部队伍中残疾人要在2024年前达到15%以上。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国有企业应当积极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岗位,在招聘计划中单列一定数量的岗位,通过各种形式定向招聘符合要求的残疾人。通知中还提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未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且未采取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其他方式履行法定义务的,不能参评先进单位,其主要同志不能参评先进个人,其信用纳入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今年6月份,市残联、市委组织部、市编办、市人社局、市国资委联合起草的《关于转发〈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的通知〉的通知》已经下发各单位。

记者:我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相关政策?


上一篇:我国将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服务圈”建设
下一篇:我市暂停车驾管窗口业务线下办理和机动车驾驶人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