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菏泽日报 -- 版次:[新闻●广告]

擦亮“一村一品”金字招牌

7月20日一大早,成武县白浮图镇鹿庄蔬菜市场就一片人声鼎沸,卖菜的、收菜的、捆把的、装车的……交易火爆。菜农们谈笑风生,勾勒出一幅生动美丽的劳动画卷。

“镇上推广立体种植、间作套种,与以前相比,累是累了点,但收入大幅度提高,你看俺这豆角已是第三茬了,按照现在的行情估算,每亩地再增加收入六七千块钱没问题。”正在市场卖豆角的侯河村村民张玉强高兴地用手比划着说。

据了解,白浮图镇是菏泽市最东部边缘的一个典型的农业镇。近年来,该镇以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为总抓手,以发展早春中温棚芸豆、夏秋豆角为特色产业,探索出了一条强镇富民的成功之路。在发展过程中,依靠政策推动定调子、党员干部带头搭台子、典型带动铺路子、科技营销创牌子,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种植户解决难题,全方位、多渠道帮助菜农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打造出了一条产供销一体化富民产业链,让绿色无公害蔬菜走上全国百姓餐桌。该镇先后被评为国家级“菜篮子”工程示范基地、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

“有规模就有市场,从7月上旬开始,天刚蒙蒙亮,收购的车辆就在市场排起了长队竞相收购,最多的时候,日成交量达15万公斤。今年的价格也好得很,到现在每斤还1块多钱呢,确实让菜农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巴庄村党组织书记张玉德说。

加强合作组织建设,是该镇培植经营主体发展豆角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一环。对此,镇里还专门成立了豆角生产服务中心,设立技术网点22个,组建各类蔬菜专业合作社30个。在此基础上,每年都高薪聘请省内外有关专家、教授来镇举办蔬菜生产培训班和技术讲座,真正做到种植与技术推广和农民培训同步走,绝不流于形式。无论是在寒冷的冬天还是在炎热的夏天,走进白浮图镇,到处都是一片繁忙、丰收的景象。中温棚、高温棚不计其数,芸豆、甘蓝、辣椒、豆角一茬接一茬,兼作套种,立体种植,效益连年递增。去年,全镇夏秋豆角种植面积突破5万亩,总产达1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近3亿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增收7000多元。

在徐官庄村豆角种植基地里,谈及家庭收入,正忙着摘豆角的村民徐兆礼风趣地说:“现在最大的感觉就是忙,政府引导咱农民致富,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挣不完的钱,老百姓不富都难啊!”

蔬菜产业的迅猛发展,让该镇农民彻底改变了“麦茬棒,棒茬麦”的传统农业种植方式。“搞好立体种植,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向土地要效益,是我镇下一步工作的重点。”白浮图镇党委书记陈军标有感触地说,“下一步,我们将以豆角生产为载体、以科技兴农为抓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努力将白浮图镇打造成为农业大镇、经济强镇。” 通讯员 王泽斌 记者 王重庆


上一篇:栽培黄桃“金”满园
下一篇:假玉石冒充“真古董” 警方迅速破案追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