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当战“疫”急先锋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鄄城县人民医院主动作为,在严格落实院内疫情防控与医疗服务“双保障”的同时,做好各项外援、内守工作。医护人员闻令而动,白衣为甲,义无反顾地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仁心,全力以赴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科学防控守护百姓安康
医院,不仅是防控疫情的主战场,更是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的有力屏障。
在鄄城县人民医院南院区,所有入院人员都规范佩戴好口罩,扫行程码,接受体温检测后,有序进入医院。同时,在挂号大厅及医院收费处等区域,就诊人员有序间隔,工作人员积极引导他们使用自助机进行挂号和缴费等操作。
除了加强测温、验码工作外,医院严格落实病人就诊流程,出台黄码人员的就诊流程,严格按照规范将他们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目前,院内加密对全体工作人员及住院病陪人核酸检测频次,做好“医患同防”“人物同防”,全面杜绝院感事件的发生。在推动院内医疗秩序平稳运行的同时,医院还承担着院外防疫及支援等多重工作。在全县每轮的区域核酸检测中,医院抽调160余名医务人员,下派到9个街镇150余个采集点为群众进行核酸标本采集。
党员“红”确保流程“通”
为切实维护“愿检尽检”核酸检测窗口工作秩序,给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缩短排队等候时间、减少聚集风险,鄄城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李海鹏,党委副书记、院长焦同生等主要领导多次带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深入核酸检测现场,实地查看,全面梳理核酸检测流程,多措并举全力保障门诊“愿检尽检”核酸检测工作。
医院把“愿检尽检”核酸检测窗口设为党员志愿服务岗,每天安排一名党员身穿“党员志愿服务”红色马甲开展志愿服务。同时,采集点工作时间由白天12小时,改为全天24小时,在核酸检测区域增加了自助报告单打印机,避免夜间核酸检测人员进入院区内,减少院内感染风险的同时,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这是医院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体现。
针对部分群众反映的检查流程繁琐,医院调整流程,只要曾在医院就诊患者或关注“鄄城县人民医院智能服务”公众号的居民,持“扫场所码”后的二维码即可进行核酸采样,打开健康码即可查询结果。在“愿检尽检”采集点安装多处展板,展示采集流程、温馨提示,同时在医院各信息平台宣传采集流程及注意事项,方便群众查看了解。调整后,与核酸报告有关的来访大幅降低。
通过多项措施的有效改进,既做到了疫情防控不放松,又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核酸检测需求,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方舱检验人员与病毒较量
方舱实验室是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阵地,采集的样本都需要经过方舱实验室的检测,才能得到具体结果。作为后方战场,在鄄城县人民医院方舱实验室内,近50名检测人员参与核酸检测工作。他们争分夺秒,与病毒近距离对峙,一天最多的检测量达56万人次,为全县疫情防控“应检尽检,不漏一人”提供了坚实保障。
每天一大早,各个乡镇把早晨采集的标本送到医院的方舱实验室,检测人员开始按标本来源编号、加样、提取,最后扩增上机,每一步操作环环相扣。虽然他们都经过严格的培训,但身处离病毒最近的地方,他们必须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严格按标准化流程操作,真正做到零感染。这不仅考验着体力,也需要付出极大的耐心。长时间高强度作业,检测人员太热太累,出汗过多,又不敢多喝水,所以会出现脱水症状。长期的负压环境,耳朵会出现耳鸣的声音,每天坐在那里机械性地重复同一个动作,让他们的肩膀、腰椎、颈椎都变形,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
“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检验人,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鄄城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杨慧敏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该不惧危险,冲锋在前。但愿早日战胜疫情,人们回归安宁平静的生活。
支援队奋战“疫”线担使命
自曹县疫情发生以来,鄄城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积极响应号召,组建7批医疗支援队,共计64人出征,参与核酸标本采样、隔离点治疗、隔离转运等工作。他们与社会各界携手,争分夺秒、竭尽全力为遏制疫情蔓延而战斗。
7月28日凌晨一点多,鄄城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李琳接到医院通知,曹县定点医院需要支援。疫情就是命令,她立即整装待发,踏上了征程。同样接到通知的曹鲁,看着未满月的女儿和需要照顾的妻子,尽管心中充满了愧疚,但他知道“疫线”战场更需要他,于是收拾行囊奔赴曹县。
上一篇:亮起党员“红” 确保流程“通”
下一篇:单县卫健局:推动疫情防控持续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