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奔涌千帆竞 踔厉奋发正当时
今年以来,鄄城县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锚定“一二三四”目标,狠抓“十条工作主线”,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危中寻机,稳中求进,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新突破。
激发“动力源” 项目攻坚有力推进
鄄城县紧紧围绕全市“231”产业体系和“一港四园”产业布局,着力打造“一区四园”产业发展阵地,构建“一体四翼”产业布局。上半年新开工项目18个,涵盖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生物医药、高端化工等多个领域,智能家居、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农业“新六产”等百亿级产业集群乘势而起,中医药、发制品、绿色化工、纺织服装等传统特色产业充满活力。
为盘活县内闲置资源及低产能企业,提升产业集聚度和资源配置效率,该县注册资金2.85亿元创建鄄城县财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探索建立“企业秘书”工作机制,在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大型商超和快递企业等配备工作人员,采取“一对一”贴身服务,目前全县246家规上工业企业和重点项目均已配备到位。
奏好“振兴曲” 农业农村加快发展
鄄城县着力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益客产业园、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园、天润生态种养殖一体化项目、农博智慧城等一批乡村振兴和沿黄镇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初具规模,省级现代产业园建设正在加速推进。
“富硒黄金梨”等有机果品和“草莓”“毛豆”等绿色食品相继培育成功,红船毛木耳、彭楼油菜、什集韭菜等逐步成为特色农产品“菜篮子”工程供应基地,15个省级乡土名品村培育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清理乱搭乱建5500个、乱写乱画4.5万处,6个城镇开发边界外的安置区全部建设完成,污水治理的行政村超过55%,乡村绿化覆盖率达到41%。
立足“展形象” 城市内涵不断提升
抢抓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机遇,加快推进房地产开发,润通新时代、天润府等顺利交房,三完小片区实现异地安置,董楼片区等建设顺利。
全力完善城市配套设施,泰山街、凤凰路排水工程第二标段即将完工,累计修复路肩11公里,新建绿化面积约15.1万平方米、绿廊绿道5公里、街头公园5处。第三污水处理厂达到进水调试条件,濮水湿地公园内重点设施日臻完善,城市“颜值”不断刷新。
积极实施道路改造提升工程,鄄菏公路鄄城段路基和桥梁施工已基本结束,S327巨鄄线段升级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已获省发改委批复。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 150公里的农村道路及3条县道的提升改造有序推进。
围绕“惠民生” 社会事业持续优化
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建设项目7个,菏泽生物医药职业技术学院项目被省政府纳入国家“十四五”高校设置规划,目前已开工建设27个单体,力争9月底达到基本办学条件。
加快推进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创建工作,全面完成古泉、箕山等8处卫生院升级改造。大力发展归雁经济,新增返乡创业就业人数约2800人,创办领办实体个数1056家。
持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聚焦涉黑涉恶、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187人,追回逃犯52人,破获刑事案件166起。
深入开展环境突出问题“四清”行动,1-5月全县PM2.5平均浓度为56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3.4%;空气优良率67.8%,同比改善6.2%;河流出境断面为地表水四类水质,达到省约束目标。
打赢“阻击战” 疫情防控成效显著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组织成立县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下设11个专项工作组,全程无休、昼夜运转,先后排查密接646人,次密接1072人,启用隔离点17处,隔离房间1784间,累计发布封控区17个、管控区39个。目前,全县设置不定期检测核酸采样点395个,“愿检尽检”采样点38个,完成全县区域非重点人群定期核酸检测14轮次。推广应用“场所码”10142家。累计接种新冠疫苗1764885剂次。全县建设项目、各类企业全部实现复工复产,进入疫情常态化防控状态。
深耕“责任田” 党的建设深入推进
始终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进一步强化基层党建工作,新培养入党积极分子530名,新建35个高标准村级活动场所,全县五星级党组织达到35%,二星级以下党组织全部消除。
“一带四区”党建示范片区建设主题基本确定,初步打造出“黄河情·高效农业党建示范片区”。
进一步强化干部队伍建设,组织举办鄄城县2022年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暨新任职科级干部培训班,认真落实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行动计划,积极做好干部选用工作,持续巩固提升干部队伍发展能力素质,确保中央、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文/记者 焦同帅 图/通讯员 申广清 许志浩
上一篇:我市召开意识形态工作联席(扩大)会议
下一篇:“企业秘书”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