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分夺秒 打通卒中患者生命通道
“脑卒中患者,每延误治疗1分钟,就会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因此,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大脑,必须争分夺秒送去医院,少一分延误,就会多一分康复!”日前,从医30年的鄄城县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主任、主任医师张玉清说,早期预防和识别脑卒中的发生,及时、精准、高效的救治,对脑卒中的治疗尤为重要。
脑卒中,也称之为“中风”,危害巨大,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和高花费的“五高”特点,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为提升卒中患者救治能力,近年来,鄄城县人民医院成立了综合卒中防治中心,由急诊医学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检验科、影像科、检验科、康复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脑卒中救治团队,通过联动合作,优化流程布局,畅通卒中救治绿色通道,实施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治疗,打造卒中1小时救治圈,极大缩短了脑卒中患者从入院到检查、使用溶栓药物的时间,让卒中患者可以获得最精准、快捷和规范的治疗。
2022年春节前,家住鄄城县古泉街道的一位90多岁的老人突患脑卒中。当120急救车接到患者到达鄄城县人民医院时,神经内一科主任、主任医师张玉清和其他医护人员就已经在急诊室等待。随后,医护人员随即展开分工合作:询问病史、查体、做CT……
由于当时老人失去了说话能力,右侧肢体不能活动,根据病情,张玉清初步诊断老人患上了脑梗。考虑到老人已经九十多岁,如果瘫痪在床,将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为减少致残率,他建议立即使用溶栓药物。患者家属非常配合,快速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立即实施了静脉溶栓,整个过程迅速、流畅。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经及时抢救,刚刚用药20多分钟,效果就立竿见影,老人不仅可以说话,身体还能活动。在医院住了一周后,老人就完全康复出院。
“从患者进院检查及评估,到静脉溶栓治疗,仅用30分钟,为病人最大限度地赢得了抢救时机,充分体现了医院卒中绿色通道团体协作的力量。”张玉清说,鄄城县人民医院作为中国卒中急救地图协作医院、山东省卒中专科联盟理事单位,配备了美国GE64排螺旋CT2台、日本佳能320排螺旋CT1台、西门子1.5T和联影3.0T磁共振各1台、飞利浦和乐普血管造影机各1台,为卒中中心建设提供设备保障。从去年4月份至今,医院共静脉溶栓130多例,使该院赢得越来越多患者的关注和认可。
为了保证脑卒中患者上下联动转运畅通,鄄城县人民医院分别与菏泽市急救指挥中心、菏泽市立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并与10家乡镇卫生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对医务人员和村卫生室医生进行业务培训,发放脑卒中早期识别、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等宣传资料。同时,为更好地宣传脑卒中防治知识,医院专家团队分别在鄄城县人民广场、郑营镇、大埝镇举行义诊活动,发放脑卒中早期识别、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等宣传资料,提高公众对脑卒中的认识。在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利用网络课堂向群众普及高血压病、糖尿病和脑卒中防治知识。
“一旦发现家人出现疑似脑卒中症状,应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往具备溶栓资质的医院进行救治,患者能尽快明确诊断并接受最佳、最及时的治疗,可大大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张玉清说,脑卒中防治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百姓的福祉,他们将继续秉承着医者仁心、医者仁术,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质量与服务能力,为脑卒中患者更好地“保驾护航”。
上一篇:在改革开放上勇于探索 为稳经济促发展注入新动力
下一篇:单县中心医院开展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复审推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