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不褪色,整装再出发
脱下军装,他们用军人本色续写人生崭新篇章;走出军营,他们始终战斗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近日,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发布2022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
一个个整装再出发的动人故事,汇成一曲激昂奋进的时代之歌。
老兵不老,军魂如钢
随身携带一个大水壶,走到哪里就把红色故事讲到哪里,是广州市黄埔区退役军人卢运柏的日常。
卢运柏所在的永和街道,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第四支队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为传承红色精神,卢运柏根据收集来的史料编写宣讲故事、义务担任宣讲员。从当地退役军人之家、青年之家,到各个学校、企事业单位,都是他的“小课堂”。两年多来,卢运柏累计宣讲1000多场次。
“做有‘兵味’的老师。”这是清华大学党委武装部国防人才培养办公室主任、讲师王晓丽对自己的要求。
充分发挥“老班长”优势,带领退伍同学组成清华征兵宣讲团,深入院系开展宣讲;承担学生军训、运动射击、国防类选修课程的相关教学与研究工作……王晓丽以新的身份继续服务国防。
山东省嘉祥县嘉祥街道吉祥社区党委副书记王永宽的口袋里一直装着一个笔记本,上面记录着孤寡老人、军烈属、重点优抚对象的家庭情况。多年来,每逢春节、八一建军节,他都会去部队走访慰问,将爱军之情化为拥军优属的自觉行动。
同样情系国防、拥军优属的还有浙江金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俞锦方。在他的带动下,集团每年积极选送优秀员工参军入伍,还设立专门机构,有计划地开展双拥共建工作。
一朝入军营,一生军人魂。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退役军人马永庆曾在战场上负伤截肢,但以军人铁骨迎接命运挑战。他放弃政府安排的工作,从摆地摊干起,后又成立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整理开发荒地1200亩,吸纳多名退役军人共同就业。
退役回到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码头李镇王明庄村,张志旺面对的是为父亲治病留下的数万元债务和多病的母亲、兄嫂。张志旺挨家挨户签订还款协议,用近10年时间还清债务,并长期精心照顾母亲和兄嫂。
从地震灾区到抗洪现场,许多危急关头都能看到吉林省长春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代理副大队长刘亮冲锋在前的身影。多年来,刘亮参加各类救援行动5400余次,成功营救遇险群众470余名。
上海浦东新区三栖退役军人应急救援保障服务队数年来“南征北战”,参加各种救援活动100余次,组织专业救援培训及演练300余场次。“没有生来的英雄,只有无畏的选择。”队员们用实际行动彰显军人不变的使命担当。
新的岗位,续写荣光
走出军营,20多年来,云南云投集团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有限公司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亚洲象观测保护小组组长岩罕陆选择“与象共舞”。
在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岩罕陆带领队员们常常一天徒步10公里以上,针对野生亚洲象活动进行各类安全预警及数据观测,为保护、救助野生亚洲象提供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像一名永不知倦冲在前头的战士”,这是四川大学师生对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考古文博学院)学术院长霍巍共同的印象。
数十年来,霍巍不仅带领团队在西藏考古领域取得多项重大考古发现,还领衔三星堆考古团队,积极参与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祭祀坑的发掘工作,并取得重大突破。
尽管身患重病,国家税务总局中新天津生态城税务局督办唐洪祥毅然坚守在税务一线。2016年至2020年间,唐洪祥先后经历了4次重症手术,仍然带领同事们屡创佳绩,绩效考评在全市税务系统连续多年排名第一。
不同的职业,一样的坚守;不同的岗位,一样的冲锋。
工作两年取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先后参与完成工艺创新13项,创新攻关12项……身处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第一线,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盘轴加工厂特级技能师赵天杨勤学苦练、执着钻研,在科研生产中屡立战功。
中铁一局集团新运工程有限公司铺架队队长郝铎是世界高铁900吨箱梁铺架领域5项“中国速度”的创造者和保持者,累计为企业节省成本2500余万元。令人惊叹的成绩背后,是他对架桥机每个部件运行原理烂熟于心的苦功,是对架梁每个环节精确到秒的苛求。
“迎客松”“冰立方”……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上,承载美好祈愿的数字烟花在鸟巢上空绽放,惊艳世界。
华彩绚烂的背后,是无数次挑灯夜战的奋斗。
在国家体育场上空燃放烟花,标准极其严格。为了给观众留下完美印象,从装置结构、燃放材料到点火控制方式……湖南东信烟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钟自奇带领团队对每一个礼花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反复试验。
“我是一个兵,一定要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钟自奇说。拼搏,只为一个信念。
赤诚为民,初心不忘
上一篇:墨西哥西部发生7.7级地震
下一篇:坚定文化自信,为新时代新征程凝心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