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园乡:党建“穿针”人才“引线”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本报讯 (通讯员 李晓会)“我们通过创办合作社,采用‘基地+公司+农户’的方式,大力发展现代渔业养殖,采用混养和密养的养殖技术,大大提高了产量,也为100余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户均月增收1400元。”12月18日,东明县焦园乡单寨村党支部书记单文起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东明县焦园乡推行人才“同向同行、双管齐抓”模式,多方发力,打出“组合拳”,盘活乡土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活水”。
聚焦“引凤还巢”,壮大“存量”资源。全面摸底调查焦园乡在外创新创业人才名录,完善《东明籍优秀人才信息库》,建立与在外优秀人才、高校在校生长期联系机制,更新完善在外焦园乡优秀人才信息库,做到“底子清、情况明”。深入实施农村人才“回巢”计划,利用回引优秀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等政策,先后吸引优秀大学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回家“筑巢兴业”,带动乡村人才兴起。
聚焦“乡雁展翅”,做强“变量”资源。利用好市、县选派驻村第一书记5名和18个驻村工作队,做强人才资源。邀请农技领军人才、乡土拔尖人才深入各村,利用乡人才培训中心和人才实训基地,定期开展科技宣传、技术指导等活动,培育更多乡土人才,让乡土人才“破土飘香”。
聚焦“雁阵齐飞”,带动“增量”资源。焦园乡加强基层工作队市派第一书记高峰多次利用后方资源市科技局到帮扶村进行田间指导,宣传小麦管理技术,力保小麦丰产丰收。
坚持“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后备干部、把村干部培养成致富带头人”的“四培”模式,为新任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确定帮带导师,建立“老带新”“强带弱”模式;加大“以产业选能人、以能人拓产业”的力度,采取政策扶持等方式,鼓励各村党组织书记带头领办产业合作社,持续放大“能人+产业”聚合效应,点燃乡土人才“新引擎”。
上一篇:践行节水优先 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下一篇:大屯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