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菏泽日报 -- 版次:[新闻●广告]

大田集镇:深化党史学习教育 促进乡村振兴

本报讯 (通讯员 于得水 于兆丰)“作为咱老百姓的父母官,必须千方百计地当好老百姓的服务员。找路子、出点子让广大群众发家致富,让党的政策方针落地生根。”12月20日,在成武县大田集镇党校大厅里,全镇64个党支部书记参加的“学党史、促振兴”大讲堂如期进行。

用好“活教材”,传承基因守初心。依托属地红色资源,充分挖掘各村红色元素、村史大事、历史名人、模范人物、优良传统等,引导各村结合实际,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村史馆等红色宣传阵地,让党员干部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激发参与乡村振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探寻属地“老九团”“中共巨南工委”“五县联办”“无名烈士碑”等红色遗址,进一步完善党性教育功能,追思英烈感人事迹,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引导党员干部群众从红色基因中汲取能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传播“好声音”,专题宣讲入人心。各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系列宣讲,进一步激励党员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充分利用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现有的多媒体设备,结合主题党日活动,采取“电影+党课”的学习形式,通过播放红色影片,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历史与现实结合、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结合,凝聚党员力量、振奋党员精神。依托“村事民当家”活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宣讲,组织老党员老干部走到党员群众身边,用乡音、乡话传递“听得懂”“听得进”的党史,引导广大干群深刻了解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在党史学习中赓续精神血脉。

聚焦“微宣讲”,送讲上门得民心。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动员各村开展点对点“入户宣讲”,将党的理论政策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四心”工作队、村“两委”作用,志愿服务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家中,用通俗的语言、接地气的“乡土话”,将党史学习教育延伸到党员群众家门口,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通过这种充满“乡土味”的宣讲方式,让党史宣讲少了距离感,多了亲切感,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意义。


上一篇:菏泽医专两名教师获省级荣誉称号
下一篇:“室组”联动督促卫健系统提升医疗救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