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菏泽日报 -- 版次:[新闻●广告]

砥砺深耕促发展 奋楫笃行谱新篇

成武县文亭街道办事处位于成武县城区西部,面积37平方公里,人口5.1万人,辖13个行政村、7个社区。近年来,文亭街道办事处始终坚持“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砥砺创新,共谋发展,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镇”“国家级卫生乡镇”“全省干事创业好班子”“省级文明乡镇”“省级旅游强镇”“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等荣誉称号。

坚持党建引领 筑牢发展基石

近年来,文亭街道牢固树立基层党建“一盘棋”的发展理念,高起点谋篇、高标准起步、高质量建设,厚植责任之基、保障之基、队伍之基、作风之基,从严治党,凝心铸魂,极大地推动了基层党建全面提升,为实现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去年,这条河还恶臭难闻,住在这附近,整天臭气扑鼻。现在可好了,臭水沟变成了沿河公园,成了我们休闲的好去处。”家住桶子河附近的居民王其光兴奋不已。

桶子河流经文亭街道办事处13个村庄、4个居民小区,受生活污水、畜禽养殖等污染源影响,水体黑臭,污染严重,老百姓反映极其强烈。2021年,文亭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立足实际,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力推进成武县桶子河水体治理水平,以“钢牙啃骨头”的精神攻难点、治痛点、疏堵点,桶子河两侧环境越来越好。文亭街道聚焦百姓所需所盼,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题,先后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37件。在为民造福中让群众看到党员干部作风的新改进、面貌的新变化,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居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建品牌“亮起来”,形成了“抓党建、促发展”的良好局面。从“党建引领+网格管理”,全街道划分89个党建微网格,以党员、小组长及村民代表等为微网格员,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让“微治理”释放“大能量”;从“党建引领+产业支部”,把课堂搬到产业基地,把服务送到田间地头,“点对点”精准服务,让“党建”与“富民”相融共进;从“党建引领+头雁培育”,通过聘请在外能人担任第一书记、名誉书记、发展顾问等,激发发展活力,让“指挥棒”成为“连心桥”,激活了基层党建“一池春水”,基层党建在赢得民心中固本强基、在群众满意中闪耀生辉。

聚焦民生福祉 书写幸福答卷

2017年以来,成武县开始实施旧城整体改造,文亭街道作为城市建设的“主战场”,坚持以人为本,以“老百姓满意”为出发点,用实际行动让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书写幸福答卷。

“住在原来的旧村子里,不通暖气,冬天冻得打哆嗦,发烧感冒要跑老远去治疗。现在好了,小区里要啥有啥,这地方堪比疗养院。”搬迁到仪凤小区的潘庄村史大娘坐在小区花园里,笑得合不拢嘴。

棚改拆迁关系着群众利益,影响着社会稳定。文亭街道在棚改工作中,始终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本着让利于民的原则,每一个环节都有群众代表参与,每一项政策都征求居民意见,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真正实现了阳光操作、公平公正。拆迁过程中,党员干部发挥带头作用,相马山建设时,小桥村党支部书记张其全第一个在拆迁协议书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按上手印;棚改进行时,群众舍小家顾大局,翟楼村棚改中,86岁的独居老人王翠芝深夜拄着拐杖,来到翟楼棚改指挥部,签下协议书。在棚改拆迁过程中,文亭街道变“兴师动众”为“和风细雨”,处处为拆迁群众着想,事事让棚改群众满意,创造了“零上访、零事故、零冲突、零钉子户”的“文亭拆迁现象”。几年来,共完成18个片区的棚户区改造,累计拆迁改造23460余户,并全部高高兴兴搬进了环境优美、舒适可怡的新居。

文亭街道还把脱贫致富、改善人居环境、平安建设作为保障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富民强办的重要手段,走出了一条“发展与稳定并重、富民与和谐共进”的路子,交出了一份饱含民生情怀的完美答卷。

撬动经济航船 铸造“文亭速度”

走进成武县医用制品厂,一番繁忙的景象映入眼帘。在办事处的悉心培育下,这个企业已成长为成武县乃至鲁西南医疗器械行业的龙头,不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3个国家专利,生产工艺也领先国际同行业。在文亭街道,像这样的企业多达6家。


上一篇:发挥六项作用 打造活力商会
下一篇:一流设备为危重症患者“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