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方寸地 尽显“真功夫”
“近30年来,忙碌又充实。”谈起自己从医的经历,周东升这样总结。
今年55岁的周东升,现任菏泽市立医院口腔科主任。他医术精湛,悬壶济世,追求技术进步,带领团队赢得了社会及业内的肯定;他医者仁心,把患者视为家人,帮大量先天唇腭裂患者重拾笑容;他热衷公益,频频遇大事捐款,为贫困学子倾囊,向陌生人伸出援手……
周东升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儿时的经历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小时候村里的医疗条件差,很多人得了重病只能熬。”周东升说,“医生是一个救死扶伤的神圣职业,我就想着长大了当一名医生,学好技术为乡亲们医治。”周东升告诉记者。1993年,意气风发的他考入了山东医科大学口腔系,在校期间刻苦学习,以全班第二名的优异成绩顺利毕业,分配到菏泽市立医院工作。经过五年的临床实践,他深感继续深造的重要性,1998年,周东升又考入山东大学研究生院,从事唇腭裂的课题研究,在校期间多次发表论文,得到导师好评。
“当时口腔科开展的治疗项目很少,我感觉很压抑,之所以考研,就是想改变当年菏泽市立医院口腔科的落后局面。”日复一日地勤学苦练,周东升掌握了口腔临床的基本功,为他现在所擅长的口腔颌面外科、口腔恶性肿瘤治疗等打下了扎实的基础。2001年获得山东大学研究生学历、学位后,为了报效家乡,周东升再次回到培养他多年的菏泽市立医院。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医院党委对他寄予厚望。2008年,他开始担任口腔科主任,全面管理科室工作。
“当时科室年门诊量不足5000人次,技术力量远远落后于山东省其他地市。”周东升深感肩上的责任沉重,通过引进人才、细化技术目标、攻坚克难,一步步带领口腔科发展至今。目前,口腔科有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口腔内科门诊、口腔修复正畸门诊三个门诊。其中,口腔颌面外科病区目前编制床位41张,年出院患者2400余人,年手术量2800余例。
手术室,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地方,但在市立医院口腔科,手术室团队的温柔天使让这里变成了充满爱和希望的地方。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不仅严重影响面部美观,还因口、鼻腔相通,直接影响发育,在儿童和家长的心理上造成严重的创伤。“多亏了市立医院,我的孩子终于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学习生活了,以后可以自信地面对自我,真的非常感谢咱们口腔科。”一位做完唇腭裂手术的孩子家长激动地说。
口腔科里吱吱作响的牙钻,几乎是所有牙病患儿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为有效解决儿童看牙恐惧,市立医院口腔科开展了儿童无痛补牙项目,家长可以选择全麻下口腔治疗,让孩子睡一觉就能完成牙病治疗,拥有一口健康完整的牙齿。
目前,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市立医院的唇腭裂术后鼻唇畸形的美容修复治疗已在国内达到领先水平,其中颞颌关节盘复位锚固术年开展达50余例,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今年上半年,口腔内科开展的牙周病翻瓣术及角化龈移植术成功填补了市内空白。
在技术发展的同时,科室亦重视教学工作,2022年成为全国住院医师口腔规范化培训基地单位,同时承担着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菏泽医学专科学校、菏泽家政职业学院、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齐鲁医药学院等院校本、专科实习学生和各级医院进修生的教学任务,年培训实习生40余人,多次获得医院颁发的“优秀带教科室”“ 优秀带教老师”和学校授予的“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每年都会有几十名学生选择跟着周东升实习,学成之后成了口腔科技术骨干。“工作中周主任非常严厉,他总是用事实教育我们,扎实的基本功是任何先进设备都不能比拟的,要勤学苦练,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到位,在生活中,他就像父亲一样,平易近人,对我们非常照顾。”一位实习生这样说。
“随着菏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口腔医疗保健愈发重视,市立医院口腔科将继续为菏泽口腔医疗行业树立典范,为菏泽市老百姓的口腔健康保驾护航。”周东升说。记者 杨飞
上一篇:菏泽市立医院全力以赴保障群众就医需求
下一篇: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白肺”与原始毒株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