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菏泽日报 -- 版次:[新闻●广告]

单县北城街道: 发挥资源禀赋 培育特色产业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菏泽市县区委书记座谈会上指出:“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于找准路子、突出特色。欠发达地区抓发展,更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

总书记的殷殷教诲为菏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光明前景。“针对北城街道而言,社区、乡村有不少潜在资源,有发展产业的最好基础,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城乡融合,产城融合,一二三产联动,形成育种、养殖、种植、加工、销售一体的乡村振兴全产业链,就找到了振兴乡村的‘金钥匙’,找到了城乡居民的致富路,带动区域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单县北城街道党工委书记纪宇说。

北城街道充分发挥“城中村”“城郊村”的区位优势,利用好现有资源,盘活“沉睡”资源,挖掘潜在资源,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克服困难上项目、兴产业,扩大集体积累,拉动居民增收,探索出一条颇具北城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唤醒”沉睡资源

多产业齐头并进

“新车间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目前已有两家装修材料企业以租赁的方式入驻,其中一家已开工达效。”北城街道单六社区党支部书记任化方说。

任化方所说的是辖区内鲁西南瓜果蔬菜市场升级改造项目,原来是位于县城西外环路的一处市场。由于城市开发建设,各种小区便民超市的兴起,导致市场交易变得异常冷清,交易量下降,市场设施老旧闲置,成为北城街道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为盘活这一黄金地段的集体资产,北城街道积极组织协调,通过股份制投资形式,引导单六社区参与其中,遵循“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把原简易老旧的大棚改造成功能齐全的生产车间,目前已改造6300平方米,投资逾400万元。另外3000平方米的简易大棚作为二期升级改造工程即将动工兴建。“这一举措盘活了原集体资产,由单一经营瓜菜批发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从生产装饰装修材料到订制家具,从批发日用小商品到床上用品等,升级改造后的交易市场效益明显提高。”任化方说。

对此,经营者母锁征感受更为切身。他说:“我租赁了3000平方米的车间,总投资2000万元,引进了家装和工装生产线,年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

利用好“国字号”品牌

延伸育种全链发展

单县是“中国西红柿之乡”。北城街道单六社区是西红柿主产区,“齐鲁乡村之星”的任思党、任辉父子俩是这一产业的带头人。

1996年,任思党创建了西红柿研究所,13年后成功育出新品种“粉欧克”,打破了欧洲国家对我国抗TY病毒西红柿品种中高端市场垄断。

目前,任思党父子及其研究所已培育出72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优质、抗病、高产西红柿品种,其中26个品种在国家农业农村部获得品种注册,11个品种入选国家种质资源库。

“把这一优质资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是我们街道党委、政府思考的大主题。”纪宇说。今年4月,纪宇与任思党、任辉父子探讨,采用自筹加项目资金方式,改造升级西红柿育种育苗基地。这也是父子俩多年的夙愿,双方一拍即合。于是,建设山东省高效特色农业项目,实现西红柿育、繁、推规模化、产业化的乡村振兴计划开始实施。

从流转土地到规划设计,从购进原料到建设施工,目前育种育苗基地10座智能日光温室大棚、1座总面积4000平方米的联栋大棚的主体工程已竣工,实现自动卷帘、控温、浇水等,总投资超过了1200万元。

任思党说,基地繁忙季,每天用工200人,每个授粉技工每天300元。到基地上班,乡亲们成了产业工人,增收稳定。“全县15万亩瓜菜,70%的面积需育苗,实现基地统一育苗的话,比一家一户育苗可节省成本约22%,每亩瓜菜就是2000多元,全县就是2亿元。如果大面积推向全国,效益更是惊人。”任思党说。

“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把种子资源牢牢地攥在自己手里,让育种基地成为龙头,才是瓜菜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纪宇告诉记者。

催生内生动力

增强周边辐射

“我们的交易市场是以瓜果蔬菜等农产品为主要交易经营对象,而不是简单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本身要预留一大部分门面房,来满足公司长期经营的需要。”“绿色之舟”农产品交易市场公司市场策划部部长田梦雪说。

“绿色之舟”是北城街道的招商引资项目,一期占地156亩,总投资6亿元,容纳的732家商户,加上运输、装卸、食宿等附加产业,可拉动7000多人就业。“目前项目一期已销售、出租60%的门面房,春节前全面开业运营。”公司副总经理卢永光说,市场辐射单县周边100公里,市场一二期项目全部投运后,可承担农产品年交易量200万吨,3年内可实现批发交易额20亿元;5年内实现交易和配送金额50亿元以上,提供约1万个就业岗位。


上一篇: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下一篇:筑牢高质量发展“压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