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菏泽日报 -- 版次:[新闻●广告]

杜当玉: “乡村振兴,我们村不能落后”

“春节快到了,咱们村每个人都能免费领取二斤猪肉,只要咱村的产业效益好,以后大家每年都能享受到集体经济的红利。”2023年1月4日,牡丹区高庄镇吕集行政村2022年度表彰大会如期举行,村党支部书记杜当玉自豪地说。

吕集村包括吕集、吕庄、张大庙、杜庄四个自然村,全村1500余人,430多户,耕地面积1400亩。一直以来,村里因为缺少支柱产业,集体经济单一又薄弱。2020年2月,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打乱了吕集行政村的发展步伐,在外经商多年的致富能人杜当玉临危受命,返回家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流转土地、建立农场、改变村容村貌……刚一上任,杜当玉便动用自身所有的资源,聘请专家团队谋划家乡的发展思路,根据家乡的实际情况和资源优势,确定了“优质农业劳动力资源走出去”和“外部市场资源引进来”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思路。利用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契机,成立了创智土地股份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自愿参与、民主管理的原则,村内10余名年轻小伙子积极响应,加入了合作社。

“小麦、玉米家家都种植,没有一个来钱的,建立农场能干什么用呀。”乍一听说杜当玉成立合作社要发展农场,大部分村民连连摇头,不能理解。

面对村民的不理解,杜当玉并没有气馁,她流转土地近1000亩,建立了驴聪聪农场,采取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的方式,在农场种植了100多种果蔬、中药材和富硒小麦。农场分为生态农业种植园、自然农庄体验营、趣野童年撒欢地、乡村味道大锅台、有机食品加工坊、萌宠动物伊甸园、农副产品大市场等七大板块。为进一步增加小麦的附加值,还购置了面粉加工机、馒头机,对小麦进行深加工,磨制了富硒小麦面粉,让过去产量不高的“撂荒地”变成了“高产地”,过去不理解的村民也为杜当玉竖起了大拇指。

不仅如此,吕集村还成立了菏泽市牡丹区汇鑫劳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组织土地流转后剩余劳动力就业,承揽和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以及保洁、保绿(绿化、养护)、物业管理、农民劳动技能咨询服务业务。同时为该合作社招纳的农民工缴纳工伤意外保险,规避了用工单位因农村劳动力年龄大或者突发状况造成工伤意外的风险,也能保障农民的自身权益。这样,村民在获得土地流转租金的同时,再到合作社务工,又增加了一份收入。

今年57岁的村民赵金山,将自家4亩多土地流转给了农场,平时还能在农场进行剪枝、犁地等劳动。“一年租金加务工,能挣近两万元。”算起收入账,赵金山满脸笑容。

村民的口袋鼓了起来,村子的“颜值”也大为提升。在吕集村新建的文化广场上,掌声阵阵、热闹非凡,戏曲剧团送戏下乡,颇受欢迎。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李玉环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村风更好了,村民凑酒场、牌场的少了,到文化广场跳广场舞、运动健身的多了。”

“今年,俺计划依托农场和面粉厂带动更多村民实现就业增收。乡村振兴,我们吕集村不能落后。”说起2023年的打算,杜当玉怀揣期待,憧憬着吕集村的美好未来……


上一篇:用爱心照亮助残之路
下一篇: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