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菏泽日报 -- 版次:[新闻●广告]

单县:多措并举推进扶残助残事业稳步发展

单县残联在市残联的精心指导下,强化政治性、群众性、公益性、系统性、社会性“五性”理念,推进制度化、法治化、市场化、科技化、组织化“五化”建设,积极探索加快推进县域新时代残疾人事业现代化建设的实现路径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把“智慧残联”纳入“数字政府”“数字单县”建设的总体规划,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残联服务残疾人手段的华丽转身,由“乡巴佬”转变为“高大上”;创新建立的困难重度残疾人“四护一保”照护服务机制,被省委、省政府纳入十四五规划在全省推广。

单县残联始终突出政治建设,立心铸魂增定力,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扎实创建具有生机活力和示范引领的“红旗高扬”党建品牌,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一名党员一面旗”,团结带领该县残疾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全力以赴让“红旗高扬”惠民生,以“共享阳光”暖民心。

单县残联每月开展入户上门评残服务,实现零距离办证服务。实行“一户一策”“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为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安装了太阳能和无障碍扶手、改造橱柜、发放护理床等,提高了重度残疾人家庭生活质量。

单县建设公办公营残疾人康复中心,为单县及周边残疾儿童提供优质、高效、规范的康复服务。持续加强康复服务有效供给,为有需求的残疾人适配了康复辅助器具,为1126名精神障碍患者实施了免费服药政策,通过社会捐赠为成年残疾人开展了常态化康复救治服务,为28535名残疾人提供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先将村(社区)残协专职委员、“如康家园”管理员岗位纳入公益岗,并在其他公益性岗位上优先录用残疾人,新增520名残疾人公益岗就业。

单县始终把残疾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 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作、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建设、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工作、残疾人托养中心项目建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建设相继被纳入单县重点民生工程。

2022年“九九公益日”活动,单县线上线下捐款约123万元,参与人数和捐款金额均居全省第一。该县残联牵头成立了乐善助残志愿者协会,吸纳助残志愿者700余名,开展助残志愿服务130余次,服务残疾人35000余人次。

该县创新建立了困难重度残疾人“四护一保”照护服务机制,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组建照护服务工作队,每月3次到困难重度残疾人家中开展理发、洗头、洗澡、洗衣等照护服务,切实解决了全县1275名困难重度残疾人脱贫解不了困的难题。

畅通残疾人法律维权渠道,单县建立法律顾问制度,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法律援助,对残疾人的合法诉求,依法为35名残疾人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加强残疾人信访工作,接待来访残疾人80余人,线上平台交办件30件、电话咨询服务300余件,对受理的残疾人反映的问题,回复率达到100%。

单县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全民关怀”的工作思路,与北京如常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辅助性就业”为核心,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引进就业项目、搭建就业平台,在单县残疾人康复中心打造“如康家园”示范基地,已实现26名残疾人成功就业。

单县坚持科技赋能,推动残疾人工作智慧化、数字化服务,创新“互联网+康复”服务,为残疾儿童提供线上康复教学和家庭康复指导4483人次,不断提升残疾人的康复能力和康复水平。以残疾人实际需求为导向、让残疾人融入社会为遵循、让残疾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为宗旨,建设“1+4+10”智慧残联服务平台,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全过程的现代化网络服务。

单县健全县、乡、村三级联动互补的残疾人服务网络。 509个村(社区)残协配备了城乡公益性岗位,落实了每月600元的工资待遇,形成了“县残联、乡镇(街道)残联、村(社区)残协、自然村残疾人小组”贯通联动的基层残联组织框架。


上一篇:春节慰问送关怀 浓浓真情暖人心
下一篇:市总工会组织慰问一线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