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菏泽日报 -- 版次:[新闻●广告]

我和樊庄

樊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偏居于牡丹区东南一隅。那年,当我成为省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队员后,便与樊庄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在村里工作生活了两年多时间,在此发生的点点滴滴都已镌刻在记忆深处,成为我生命历程中一段美好而又难忘的回忆。

2020年10月,我们工作组谨记各级领导的殷殷嘱托,进驻樊庄开展帮扶工作。驻村后,按照省市委的工作部署要求,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在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作为驻村队员,我也见证了这个小村的发展与变化。

我不会忘记到村报到的第一天,那是2020年10月9日,在何楼街道办事处参加“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会议后,街道安排前来参加会议的村党支部书记陪同工作队员到所在村先熟悉一下情况。我开着车拉着樊庄村书记和街道的小刘同志,行驶在西安路上,平坦的大道倒是令人很惬意,很快车子从西安路往东一拐,进入了一条坑洼不平的道路,一直走到村子都是这样的路况。一路颠簸,终于到达村“两委”驻地。事后,我才得知通往樊庄的路不止这一条,而小刘选择了走这条路,用意就很明了了。而当我看到村子的景象时,更是令人难以置信,只见村“两委”办公室前面的小广场上柴草、垃圾遍地,有户人家的生活污水流到了广场的东侧,几只鸭子和鹅在污水中嬉戏。尤其是村子内几条道路年久失修,坑坑洼洼,污水横流……真没有想到,都什么年代了居然还有这样破败不堪的村子。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暗暗发誓:一定让樊庄村变个模样,决不辜负组织的期望。

刚到村里时,群众大多认为我们是来走走过场的,干不了什么大事。所以在起初走访中,群众对工作组的态度不冷不热、爱搭不理的,有的人还有抵触情绪,有的人牢骚满腹,还有的人看你的眼光都不对头。对此,我没有气馁,带领两名队员走村入户,察民情、听民意,始终平和真诚地与群众沟通交流。后来,随着工作的深入及帮扶项目的逐步实施,与群众接触多了,他们便由开始的躲躲闪闪,到后来主动邀请我们去家里坐坐,唠唠家常,与群众的距离也越来越近。有的群众也会主动找到我们,畅谈自己的想法及对村子发展的意见建议等,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经过走访调研,我们了解了群众所思所盼,掌握了村子的基本情况。

群众想致富,离不开一个坚强有力的好支部。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是工作组的一项重要工作。工作组进驻后,在全面了解村情民意的基础上,将工作重点放在抓好农村基层党建上,从“强班子、带队伍”入手,着力提升村党支部组织力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我们紧盯村党支部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狠抓党员教育培训、支部规范化建设、党员队伍建设等环节,帮助村“两委”班子补短板、强弱项、提素质。督促村支部严格“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不断提升村支部建设水平。通过扎实开展各项党建工作,村级党组织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提升,乡村治理能力进一步提高,村“两委”干部为民服务意识普遍增强。在村内道路修建、铺设下水道、道路绿化、路面硬化等项目实施中,村“两委”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村党支部书记樊春训,也是快60岁的人了,在村子修路期间,起早贪黑,操心劳神,等路修好了,整个人也瘦了10多斤。

在抓好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同时,我们还充分尊重民意,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从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入手,优先将道路修建、铺设下水道等基础设施项目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并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驻村两年来,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工作组利用专项帮扶资金为村里修了4公里多的水泥路,铺设了2000多米长的高标准下水道,硬化了村内所有裸露的地面,安装了路灯,路两侧进行了绿化,为群众建了一座水冲式公厕、一处文明实践站……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群众的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2021年11月10日,阳光和煦,碧空万里。这天,对于樊庄村的群众来说,注定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该村新修建的水泥道路正式通车了。从此,人们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不堪日子。

“原先我一推开大门,看见眼前坑坑洼洼的路,特别是车辆通过后尘土飞扬,心里就堵得慌。现在的路修得光滑平整干净,出行安全顺畅,我心里也敞亮多了。感谢上级政府和工作组给咱老百姓修了这条‘幸福路’!”看着家门前修缮一新的水泥路,住在村西头路北的樊百亭老人说出了心里话。


上一篇:曹县:基层理论宣讲走深走实
下一篇:立功喜报送上门 欢欣鼓舞赞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