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台春色浓
莫上紫荆台,莫折紫荆花。
曾是三田泪,盈盈带落霞。
这是清朝诗人范允览游东明县荆台后,所写的《荆台春色题咏》。非常有趣的是,在南朝吴均所著《续齐谐记》中有“田真哭荆”事,被列为宋代流行的二十四孝的典故之一;还有“田真叹荆”的故事传说就来自东明的“荆台”。
据历史传说及地名志记载,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田真、田广、田庆兄弟三人从山西省洪洞县迁大名府长垣县东方“八亩台”(传说为陈平墓址,今东明县东明集镇荆台集村)处开荒建村,名田氏村。后田氏迁往西南三里处居住,取名紫荆村,此地改为阳进里。之后,土台上荆木遍布,遂改村名荆台。后村内有集市,逐渐演变为荆台集。据说田氏建村,石氏、张氏入住较早,村中有“张井”尚存。
那时紫荆一带,除了有一座八亩见方、一丈多高的土台和台上的一棵紫荆树外,便是一片茫茫荒野。田氏父子不畏艰难,不辞劳苦,开荒耕耘,他们依靠自己的辛勤劳作在这里建起了家园。一天,老人突感不适,将三个儿子和儿媳叫到跟前,喘着气说“柴多火焰高,人多力量大”,他抖动着双手指着紫荆树,睁圆双眼,望望几个儿子语重心长地说:“紫荆树不死,你们可不要分家啊!”言罢,老人就咽了气。田老汉死后,三个儿子决心谨守遗嘱,永不分家。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三兄弟日出而作,各尽其力,谁也没有怨言,可大儿媳总感觉自己的丈夫为操持家务出力最大,心里渐渐不平衡起来,于是便有了分家的念头。但她想到公爹临死时有“紫荆树不死不分家”的遗训,不便当面提出,就天天往树下浇热刷锅水。不久,紫荆树叶黄枝枯,田氏三兄弟见状抱头痛哭于树下,其哀声惊天动地,大儿媳妇听了,也禁不住泪流满面,懊悔不已,遂承认了自己的过错,并和三兄弟一起为紫荆树培土施肥。紫荆树在他们的精心养护下,仿佛又回到了春天,重新长出新的枝叶,恢复了勃勃生机,树下又洋溢起了欢声笑语。从此,三兄弟更加团结,田氏家族由此人丁兴旺,成了当地的名门望族。“紫荆树下哭三贤”“三贤哭活紫荆树”的故事也不胫而走,广为流传,此地亦成了游览胜地。
清康熙年间,真定府通判时摄县事的范通来此游紫荆台,写下了感怀诗一首:“高台隐隐覆千红,剩有荆花紫数丛。寄语田家苗裔道,莫教华萼笑春风。”
相传,荆台号称八亩台,原来并不高,人们在高台上遍栽紫荆树,每逢春天紫荆花开,芬芳四溢,落英缤纷,煞是壮观,“荆台春色”因此而得名,被誉为东明明清古邑十二景之一。
荆台集村距东明县城东南四十余里,村北现有荆台集古文化遗址的沙岗上,有荆台集玄帝庙遗址。“八亩台”,又称“晒经台”或“紫荆台”。遗址南高北低,南北56米,东西20米,总面积1120平方米。该遗址包含龙山、商代、东周等几个时期的文化遗存,文化内涵较丰富。从采集的标本看,龙山文化的有泥质灰陶方格纹陶片、泥质灰陶蓝纹陶片、夹砂灰陶绳纹陶片、泥质磨光弦纹灰陶片;商有夹砂橘红陶鬲、泥质灰陶罐、泥质灰陶瓮、甗足、豆、簋;东周有罐、陶罐、盆等。1984年,被东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东明县村庄志》载,荆台集村子里已经没有田姓的住户;荆台集村西南距二里地有个紫荆村,紫荆村分为东紫荆村、西紫荆村,东紫荆村村子里也没有田姓的住户;西紫荆村村子里现有田氏1户5人,属于原建村户。
“紫荆传芳”“荆花荣茂”源出田姓紫荆堂,多见于田氏宗祠楹联通用联。从多个地区和支系的“田氏族谱”中可以看出,田姓堂号以“紫荆堂”居多,都有对其来历的记载。紫荆是田氏的堂号,田姓人常以“紫荆之后人”骄傲和引以为豪。以紫荆作为家族团结、家庭和睦的象征,“紫荆花称之为兄弟花”,田氏族人把紫荆树定为堂号“紫荆堂”流传至今。 文/图 田丰
上一篇:诗意故道
下一篇:首艘国产大型邮轮 “爱达·魔都号”出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