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菏泽日报 -- 版次:[新闻●广告]

一针一线“纳”出共富路

近日,记者驱车驶向牡丹区安兴镇,几经折绕,来到宋河村。村里70岁的朱雪云正在家门口纳鞋,见到记者,她迫不及待地拿出已经做好的几双手工鞋垫和布鞋,“前几天,我纳的5双鞋垫、做的4双手工布鞋一共卖了300多元,没想到这些东西在网上还能卖不少钱。”朱雪云很高兴。

记者拿起一双鞋,只见手工做的鞋底上布满了绵密的针脚,摸起来格外厚实。

“你可别小瞧这一双鞋,前前后后需要铺、粘、垫、裁、合等十几道工序。”朱雪云一边介绍一边向记者演示手工布鞋的做法。

宋河村全村530户,家家户户有做手工布鞋的传统技艺,由于自然条件差,年轻人为了生计外出打工或外迁,村里居住的大都是老人和妇女。

“村里老人妇女较多,能不能利用这个传统手艺增加收入?”2013年,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服装设计及工程专业的李芬放弃大城市的高薪工作,萌生了把“手工布鞋”发展成特色产业的想法,毅然返乡创业。

“创业初期,条件比较简陋,我买了两台二手缝纫机,在家中的三间老房子里开始做鞋。”李芬笑着回忆道,她从打浆子、糊袼褙学起,在母亲和邻居的教导下,开始制作鞋样、纳鞋底、做鞋帮,成功做出人生中的第一双布鞋。令李芬想不到的是,手工布鞋的图片上传到淘宝店铺后,没用几天,便接到了第一个订单。

有了订单和销路,李芬在家乡成立了云履布鞋加工厂,决定把宋河村及其周边村的富余劳力都动员起来,采用农户制作、公司统一收购的模式,让手工布鞋走进市场做成产业,帮助老百姓共同致富。

今年32岁的针绣工田丹丹家中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她一边操作缝纫机一边告诉记者,“以前在外面打工虽然挣得多一点,但是顾不上家庭。现在就在家门口工作,既能挣钱又方便照顾孩子。”今年已经是田丹丹在鞋厂工作的第5个年头了,像她这样的年轻工人,在鞋厂就有10多人,平均一个月能收入5000元。

自从李芬的鞋厂建成后,周边的民风改变了,之前经常能看到成群拉呱的、闲逛的,现在都没有了。正能量会传染,鞋厂就如同一块磁铁,把这些闲着的劳动力都吸纳成了鞋厂的员工,大部分都是40-60岁的家庭主妇们,此外还有88岁高龄的奶奶、20多岁的年轻妈妈。鞋厂的生产线非常灵活,她们可以把料带回家,自由安排生产,做好之后送到厂里。

“看到她们领到工资后脸上洋溢的笑容,我很有成就感。没想到自己的坚持,能帮助这么多父老乡亲,让她们能有不出家门就可以挣钱的工作。”李芬自豪地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要在产品质量上和样式上再做文章,发挥网络的优势,把好的花样‘移植’到鞋上,让我们的产品跟上时代,适应更多人群的审美。”

一双棉布鞋,一条致富路。目前,李芬的手工布鞋项目已经在全镇推广并成为牡丹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村民们不仅完成了从农业生产到工业生产的跨越,也实现了从农民到工人的角色转变。随着李芬的曹州手工布鞋品牌的打响和销路的不断拓展,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也有了显著提升。

如今,村民们正在用勤劳的双手编织出属于自己的幸福与甜蜜,随着乡村振兴的步伐,朝着更加幸福的新生活迈进。

文/图 记者 李若生


上一篇:小桃子带来“甜”日子
下一篇:共同构建“绿色无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