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牡丹晚报 -- 版次:[新闻●广告]

豆腐匠:石磨飞旋涌玉液 铁锅沸腾出银砖

策划/运斋 庆堂

文/彭 忠

图/妍言 永革 世江 丽敏

豆腐的发明者是刘邦之孙道学家刘安,《本草纲目》载:“豆腐之法,始于淮南王刘安。”在盛产大豆著称的黄河中下游地带上有多家豆腐店。在乡间,卖豆腐梆子是豆腐望子。制作豆腐酐儿工艺复杂,工序繁复,要历经十五道工艺工序,故有民谚“世间有三苦,挑担打铁做豆腐”的说法。

豆腐因为凝固的方法不同可分为卤水豆腐和石膏豆腐。卤水豆腐在北方地区很常见,所以又被称为北豆腐,一般含水量在88%左右,还是很硬的。另一种制作方法就是石膏豆腐,又被称为南豆腐,这种豆腐的含水量高达90%以上,很松软。另外还有利用葡萄糖酸-δ-内酯为凝固剂制作的内酯豆腐,这是新的凝固剂,跟传统豆腐制作方法不一样,但提高了产量、品质,减少了污染。除了有黄豆制作的豆腐,还有绿豆、白豆、豌豆制作的豆腐种类。同时,豆腐的制作方法也不同。而豆腐的吃法也有很多,包括臭豆腐、冻豆腐、豆腐花、豆腐乳等。

做豆腐一般始于晚秋,终于翌年季春。豆腐论“个”,一个豆腐需用十二斤黄豆,可做成二十几斤豆腐。先将黄豆在水中泡胀,然后用小石磨磨成豆浆。磨豆浆的石磨较小,磨扇直径约一尺二寸,称为“拐磨”。将“拐磨”安装在木架上,用一根长杆,一端套在磨拐上,另一端吊于屋梁下,一人握杆柄,一推一拉,使磨旋转。豆浆从磨扇边沿流下,滴于锅中。然后用粗布为包,挤出液汁,剩下“豆腐渣”。豆汁放锅中加火烧开,再倒入瓦缸中,俟其冷却,加进卤水(或石膏),称为“点豆腐”。稍停,便结为“豆腐脑”。将豆腐脑倒于木框内布上,折其四角,压上重石,挤去水分,即成为“大豆腐”。第二天早晨,豆腐匠便担着豆腐挑子下乡叫卖。


上一篇:好房趁早买,幸福为将来
下一篇:菏泽万达复工,房源热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