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用活“人社政策” 助力企业按下全面复工复产“加速键”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武 霈
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复产,用工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为了减少疫情期间对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损失,助力企业全面复工达产,菏泽高新区人社局大力推进落实稳岗补贴政策,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用足用活人社稳岗政策,多措并举,做好帮扶工作,助力企业按下全面复工复产的“加速键”。
“不见面”模式传达政策,解决企业燃眉之急
作为民生保障企业,菏泽民生热力有限公司在居民供暖期间一直保持正常生产,大部分员工在宿舍居住,在疫情防控期间有效控制了人员流动。
菏泽民生热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综合管理部经理贾庆阔告诉记者,高新区人社局就业服务专员经常通过微信、电话、邮件等方式,告诉他们一些最新的政策,为企业提供招工、用工、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及工资社保等各项人力资源服务。
贾庆阔说:“为保证企业正常生产、保证居民日常供暖,高新区政府积极落实各项补助政策,为我们减免社会保险费用19.72万元,失业保险稳岗返还2.84万元。此外,疫情期间煤炭采购相对困难,市发改委、菏泽高新区管委会积极协调菏泽市周边几家煤矿,共同为我们解决煤炭采购量1.5万吨,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据了解,高新区人社局积极推行业务办理“不见面”模式,依托市人社局外网增员系统、省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网上办事大厅,第一时间发布各类业务办理通知,指导业务需求人员网上上传相关材料,办理相应业务。聚焦保障疫情防控、公共事业运行、群众生活必需及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重点企业和省级重点项目,高新区人社局设立了就业服务专员,助推企业全面复工复产。
落实稳岗政策,让企业吃下“定心丸”
走进山东菏泽德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消毒水的味道弥漫在车间内,自动流水线、一箱箱成品整齐摆放,工人们正协同作业熟练地将高铁刹车片组件装箱。
戴口罩、测体温、记录信息……在山东菏泽德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这些程序已成为每名复工员工进入工作区的重要一环。除了员工佩戴口罩、消毒等措施外,食堂实行分批就餐,每人一个单位安静就餐。
总经理助理孟辉向记者介绍,山东菏泽德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业务以高铁及动车组用制动闸片的生产、销售与服务为主,于2月9日上午向高新区政府提交复工申请,不到一个小时便得到回复,并于2月10日正式复工生产。从提交申请到得到“同意复工”的回复,整个审批流程用时不到1小时,菏泽高新区跑出了“企业复工审批”的加速度。为助力企业全面复工复产,高新区人社局积极落实稳岗政策,发放稳岗返还资金、减收企业社保费等一系列举措让山东菏泽德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2020年2月至3月,职工养老保险减免11.2万元,失业保险减免0.48万元,工伤保险减免0.5万元,医疗保险减免2.5万元,总计减免14.68万元。申领失业保险稳岗补贴2.01万元。”孟辉告诉记者,目前,山东菏泽德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各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自动化流水线高效运转,日产制动闸片2000套,满负荷稳定运行。
开展网络线上招聘,全力保用工、保就业
据了解,菏泽高新区在疫情防控的形势下为助力企业全面复工复产,用足用活人社稳岗政策,缓解企业用工压力。截至目前,菏泽高新区已为辖区内企业减免社会保险费332.8万元,落实稳岗补贴25.7万元。
此外,高新区人社局及时发放退休待遇,免除退休人员的后顾之忧;保障医疗保险金的平稳支付,为定点医疗机构预拨应急备用金共计856万元。
为广泛征集企业用工需求,扩大线上招聘服务,高新区人社局积极开展网络培训,疫情期间为广大劳动者免费“充电”。截至目前,菏泽高新区共举办网络线上招聘活动11场,提供岗位2200余个,网络招聘会浏览量达3万余人次,求职人员达1200人次,初步达成求职意向者800余人。开发的线上培训模式使全区群众培训热情高涨,报名学习827人,完成学习400余人。
上一篇:鸟鸣穿过春天
下一篇:集中时间、集中力量 实现排查整改“双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