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科技夜话”,说到了村民心坎里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武 霈
“小麦条锈病是怎么回事?如何防控?”
“在养殖过程中,如何做好动物防疫?”
“您看看俺家种的奶油白菜,同一片地,有的长势好,有的叶黄苗死,这是为啥呢?”
日前,在菏泽高新区马岭岗镇白杨张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大院里,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夜话”悄然举行。夜幕时分,结束了一天劳作的村民们,在吃完晚饭后都有聚在一起拉呱说事的习惯,高新区举办的这场以“科技服务、助农生产”为主题的“科技夜话”,聊的都是生产中群众最关心的难题,句句都说到了村民心坎里。
邀请专家进农村,与村民面对面拉呱
5月13日晚上7时许,白杨张村村头的合作社大院里已经是人头攒动,老少爷们带着马扎、板凳聚在一起,相比往日的拉呱夜话,人多了不少。
“听说有专家来跟咱拉呱,这不,没事的老少爷们都出来了。”村民们随意落座,翘首以待,一盏夜灯拉开了“科技夜话”的序幕。
据了解,当天,菏泽高新区科技局邀请了市农业农村局、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的7名专家,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面对面交流,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邀请来的这些专家,来自多个单位,涉及多个领域,有指导黄瓜、番茄、甜瓜、茄子等瓜果蔬菜种植的,有擅长家畜家禽疫病防控的,有从事农作物种子管理、推广的,有常年从事农作物栽培施肥管理的,还有从事农作物病虫害诊断、绿色防控的,尽量让这次“科技夜话”活动最大范围解决村民们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今年全市小麦条锈病发生明显重于往年,由于发生早、范围广、发病重、扩散蔓延快等,如果防治不及时,将影响今年的小麦收成。因此,大家要高度警惕。”夜话开始,菏泽市植物检疫服务站站长郝伟首先讲解了群众最为关心的话题。
今年的小麦条锈病发生相对严重,听到专家讲这方面问题,嘈杂的广场立刻安静下来。“虽然目前小麦条锈病蔓延较快,但是可防可控。”郝伟的这番话打消了现场群众的顾虑。小麦条锈病防控要推广“一喷三防”技术,在最短时间内普治一遍,防止大面积流行成灾。农业部门将抽调精干专业技术人员,深入防控工作一线,指导农民开展科学防治,确保关键措施落到实处,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坐在广场一角的白杨张村民张月生一边听着专家讲解,一边拿小本记下治疗小麦条锈病所需要喷洒药物的名称和药量,他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他家种植了4亩小麦,其中部分小麦出现了专家所说的条锈病,此时听听专家的讲解和支招,大有裨益。
村民踊跃发言,对话专家获益匪浅
在多位专家进行热点话题讲解后,科技夜话进入对话环节,当话筒传递到人群中,村民们一个个争抢举手、踊跃发言。
“请问专家,俺种植的大棚芸豆,叶发黄,还出现了卷叶现象,这是啥原因?”村民刘学千急切地向专家请教。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连年种植会影响土壤,温度、湿度控制不好,施肥不科学都会影响蔬菜的生长。这里有我的电话,我们可以约时间到大棚里进行现场诊断。在这里提醒菜农们,在种植时一定要提前做好预防工作,这样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市农业农村局信息中心主任张中华的一番话,让村民们频频点头,刘学千赶紧记下专家的电话。
“您看看俺家种的奶油白菜,同一片地,有的长势好,有的叶黄苗死,这是为啥?”村民张红志手里拿着一株长势不好的菜苗不解地问道。听到这种怪现象,多位专家凑过来一起“把脉问诊”,帮助他找原因,出对策。
短短的两个小时内,村民们把各自遇到的难题纷纷抛出,专家们仔细分析、详细解答,村民们受益颇多。“我家里养着二十多头羊,这次专家们讲的动物防疫知识对我很有帮助,很多养殖要点之前都不知道,这次夜话拉呱很不错。”村民张广明说。
据菏泽高新区科技局驻马岭岗镇白杨张村第一书记朱启海介绍,村民白天忙着劳作,只有晚饭后才有空闲时间,于是他们根据村民习惯采取这种“面对面交流,现场提供解决方法”的夜话方式,为乡亲们普及并解答在种植、养殖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提前预防或尽可能减少损失,促进村民增收。
上一篇:高新区规划停车位 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下一篇:75岁“学霸”奶奶坚持自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