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牡丹晚报 -- 版次:[新闻●广告]

苦寻32年,“打拐妈妈”与儿子团聚

1988年10月,李静芝两岁的儿子毛寅在西安市西大街被人拐走,此后音信全无。32年来,李静芝始终未放弃寻找儿子。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今年4月底,陕西警方通过DNA对比找到了毛寅。前天,母子二人在西安团聚。

前日母子团聚相拥而泣

“嘉嘉(毛寅小名),我们32年未曾见面,但你依然在我的心里一天一天长大,从两岁8个月到今年34岁,我清晰记得你幼时的模样。”今年已经59岁的李静芝在32年的寻子之路上从未放弃过,前天,她终于等到了与儿子团聚的时刻。

5月18日下午,在公安部刑侦局等单位组织的团聚仪式上,李静芝和丈夫见到了分别多年的儿子。李静芝一看到儿子,就将他抱在怀里,一边流泪一边亲吻着已经长得比她还高的儿子,久久不肯放开。直到心情逐渐平复之后,李静芝和丈夫带着儿子回到座位上,此刻,终于团聚的一家三口开心地聊起悄悄话。

笔者从公安部刑侦局获悉,今年4月底,陕西警方通过DNA对比找到了毛寅。警方表示,正进一步深挖相关线索,全力侦办案件,一查到底,依法严惩涉案人员。

32年前出差收到单位加急电报

1988年10月17日,李静芝的丈夫老毛带着儿子毛寅在西安西大街的金陵酒店(现陕西省地方志馆)附近玩耍。时年两岁半的儿子嘉嘉口渴想要喝水,老毛便带着孩子走进酒店,向服务员要了一杯水。没想到,前后只有一分多钟的时间,嘉嘉便不见了。

此时,李静芝正在外地出差。她接到单位发出的“急事速归”加急电报,要求她立刻返回西安。但她怎么也没想到,这件急事竟然是儿子丢了。

此后的时间里,李静芝和丈夫发出去几十万张寻人启事。因经济条件有限,她和丈夫骑着自行车走遍了西安附近的城镇和乡村,一路上喝凉水、吃白馍,就为了能省下钱去更多的地方找嘉嘉。

这一找就是32年。曾和李静芝一起寻访嘉嘉的陕西寻亲志愿者周丽晨告诉笔者,因为多年寻访,李静芝如今常常感到头疼,“她现在经常要吃药,有时我看到她忙碌了一天,躺在沙发上疲惫的样子,心里非常难受。”

参与帮助近20个孩子回家

周丽晨说,在32年的寻子路上,李静芝发现了很多和她有类似经历的家长,并号召大家一起寻找孩子,“一家有线索,大家都帮忙,这样找到孩子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这些年中,李静芝参与找到的孩子,有将近20人。”

陕西小男孩张鹏就是其中之一。5月18日上午,张鹏告诉笔者,他是在1988年被人从陕西的一处街上拐走的,“我有很多幼时的记忆,所以上大学之后就到了西安。通过旧报纸上的寻人启事,我联系到了毛寅的妈妈李阿姨。”

张鹏说,2007年7月,他和李静芝在西安见面。“当时我给李阿姨讲了一些我的记忆,比如我妈妈是卖布的,我有一个哥哥,手上有被熨斗烫伤的伤疤等。”李静芝回去查看了她多年来搜集的大量资料,找到了相对应的家庭。

后来,李静芝带张鹏的哥哥和张鹏见面,“我问哥哥,我被拐走那天我们是不是去了游戏厅,哥哥回忆起来说‘没错’。20多年来,他一直跟家里说我是看电影时丢了,但实际确实是去游戏厅的时候丢了。由此确定,我们就是一家人。”

张鹏说,临找到家人之前,他一度已经非常灰心,“感觉没有什么希望了,但是李阿姨没有放弃,在我完全放弃的时候,李阿姨给我传来了好消息。”

DNA对比确认被拐儿子

2009年,全国公安机关打击拐卖儿童妇女犯罪专项行动开始后,公安部将该案列为督办案件,组织陕西等地公安机关全力侦办,查找解救被拐人员。

今年4月底,陕西西安警方获取一名四川人多年前曾花6000元收养一个西安儿童的线索后,立即对疑似对象进行筛选摸排,发现四川一男子与李静芝的儿子高度相似。随即,专案组民警前往四川进行核查,在当地公安机关配合下,经DNA对比确认该男子就是32年前李静芝被拐的儿子。

周丽晨说,她是在5月10日得知毛寅被找到的消息的。“李静芝跟我说,得知儿子找到了,她好几天都睡不着,哭得眼睛都红了。”

“我听说,34岁的毛寅已经进城开了一家装修公司,家庭条件还不错,希望他和母亲团聚后,能够照顾好母亲。李静芝苦了32年,如今应该是苦尽甘来了。”周丽晨说。


上一篇:甜蜜“5·20”,全城刮起“浪漫风”
下一篇:何楼街道办发力美丽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