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晚报 --
版次:[新闻●广告]
学思并重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论语·为政第二》
【浅释】
孔子说:“光学习,不思考,就不会有所收获。光思考,不学习,就会充满困惑。”罔,罔然,空无所得的样子。殆,疑殆,困惑不解的样子。
《中庸》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思,本为“学~问~思~辨~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学习的时候不进行思考,所学的内容就无法经过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所以学了也是白学,不会有什么收获。反之,喜欢思考,却不肯向过来人请教,仅靠自己有限的学识和思考能力,不经明白人指点,再怎么苦思冥想也是白搭,困惑依然存在。
由此可见,“学”与“思”均不可偏废,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学有所获,思有所得。
“学而不思则罔”,很像《礼记·学记》里所说的“学者有四失”之“或失则易”;“思而不学则殆”,则颇似“或失则止”。
罔,另有一说,曰“诬罔”,即毁谤之义。一个人名义上学习圣贤之道,但由于“学而不思”,导致事实上并没有真正学到圣贤教诲的精髓要义,说话办事的水平离圣教的要求差着十万八千里,让人误以为学习圣贤文化的人不过如此,圣贤教化也不过如此,这等于在用实际行动来给圣贤及其所施教化抹黑,属于变相的毁谤。有一种民间说法叫“儒生是孔子的罪人”,孔门学子们,一起长点心吧!
上一篇:妈妈,您就是慈母
下一篇:秉烛行吟发长歌